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本文通过编制“三大规范”工作的实际,总结了在编制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认识,并对编制过程是如何管理、确保编制质量及实施后如何体现规范的使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82.
本文阐述了研究所在"三大规范"编制和实施中围绕产品确定、规范选择、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规范标准转化、实施效果及经验体会等方面的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983.
电磁屏蔽技术是解决仪器自身电磁兼容问题,屏蔽电磁干扰,加强电磁防护,提高武器装备在现代电磁战中的生存能力的主要方式。本文就某导弹控制系统单机机箱电磁屏蔽设计中的选材和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84.
某型水陆坦克功率转换装置存在着操作不便的缺陷,影响了其机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电磁换向进行液压控制的双功率转换装置代替原有功率转换装置,并进行了台架和实车试验.试验表明,采用液压控制双功率转换装置,不仅提高了水陆坦克车辆操纵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彻底解决了以往驾驶员必须停车才能进行功率转换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85.
为满足科研和医学应用上的需要,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海蛇神经毒素。首先人工合成海蛇神经毒素Erabutoxin(Eb)的基因,重组到T载体。通过PCR扩增Eb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把基因片段酶切成黏性末端,然后将目标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PET22b(+),电转重组质粒到宿主菌BL21(DE3),在25℃0.5mmol/L IPTG诱导培养8h收获培养物,SDS-PAGE电泳检测目标蛋白大部分存在于包涵体中,用8mol/L尿素溶解后,利用C末端的His-6与Ni^2+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得到单一的电泳蛋白带。  相似文献   
986.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构件的形式来实现软件复用,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以核侦察处理模块的实现和集成为例,介绍了基于构件的复用技术在目前信息化建设中的使用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7.
含有磷碳键的有机磷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塑料添加剂等领域,构建磷碳键是有机磷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概要的评述了Michaelis-Arbuzov反应、Becker反应、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和含磷氢键化合物对不饱和烯炔的加成等几种形成磷碳键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88.
在OPCW第18次水平考试土样中检测到一未知化合物,经多种分析技术测定,判断可能是甲基三硫代膦酸二乙酯.对合成甲基三硫代膦酸二乙酯的反应液进行了气相色谱一质谱测定,并对此反应液中的部分产物进行了质谱解析.  相似文献   
989.
等离子体技术在核化生洗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污染消除技术,在核化生洗消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都在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等离子体技术在核化生洗消领域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应用于洗消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0.
Manufacturer rebates are commonly used as price discount tools for attracting end customers. In this study, we consider a two‐stage supply chain with a manufacturer and a retailer, where a single seasonal product faces uncertain and price‐sensitive demand. We characterize the impact of a manufacturer rebate on the expected profits of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We show that unless all of the customers claim the rebate, the rebate always benefits the manufacturer. Our results thus imply that “mail‐in rebates,” where some customers end up not claiming the rebate, particularly when the size of the rebate is relatively small, always benefit the manufacturer. On the other hand, an “instant rebate,” such as the one offered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here every customer redeems the rebate on the spot when he/she purchases a car, does not necessarily benefit the manufacturer.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