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01.
基于变系数的变前置角导引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变系数的变前置角导引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该导引规律的推导过程,然后对整个弹道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并对理论设计的导引方法进行数学仿真计算。将所得到的仿真结果与经典的前置角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最终结论。从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2.
邓小平主编《红星》报期间,《红星》报呈现出如下特色:一是重视党和红军的理论武装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党和红军的理论学习。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设法宣传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三是坚持围绕行军作战这一红军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四是重视对红军纪律和法制建设工作的宣传。五是重视红军的文化工作,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六是重视对军民关系工作的宣传,及时反映人民支持红军、红军热爱人民的军民关系。  相似文献   
703.
恒压供油变频调速技术在机场供油工程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供油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且具有较好的节能效益,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方式。结合机场自动供油的技术特点和运行方式,对变频恒压供油系统的控制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加油控制中多泵并联运行的调压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04.
闪电监测载荷搭载在不同卫星平台时,地面站对它的观测时间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文中对其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轨道高度下所需的地面站个数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05.
基于特征融合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铣刀磨损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中论述了特征融合方法的基本思想,多传感器信号的特征关联、抽取及正规化处理,作为融合中心的神经网络的构造及训练等内容。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现刀具磨损监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6.
数据融合中的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虽然 D- S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据融合系统中 ,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总结了数据融合应用中的 Dempster- Shafer证据理论研究概况 ,从四个方面阐述和对比分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同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思路  相似文献   
707.
针对水面舰艇区域防空的反导作战过程,以缩短水面舰艇区域防空的协同反导时间,提高水面舰艇区域防空作战效能,优化区域防空作战使用流程为目标,引入Petri网技术对水面舰艇对空防御作战使用流程的时间性能进行模型分析。该模型运用模糊数学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技术,找出对空防御作战使用流程的关键路径;针对三种对空防御模式设计流程,考虑来袭目标的时间紧迫度,以优先火力抗击和我方最小资源为目标函数,对三种对空防御模式的作战使用效率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运用基于petri网的流程优化技术能有效简化区域防空作战使用流程,提高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708.
将强度折减法引入强震作用下的海底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稳定性研究,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海底隧道-岩土体-海水相互作用的强度折减法数值模型,综合考虑海底隧道衬砌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剪应变增量和塑性区变化,确定了海底隧道衬砌局部破坏的极限平衡状态和整体破坏的极限平衡状态,分析了海底隧道衬砌在强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海底隧道衬砌在水平地震波的作用下,主要是围岩变形导致隧道衬砌破坏;隧道衬砌破坏位置发生在右侧侧墙中部,破坏形式为剪切破坏;隧道衬砌局部破坏的极限安全系数为1.47,整体破坏的极限安全系数为1.8,2种安全系数的极限状态可对应结构设计中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力极限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海底隧道衬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9.
710.
All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operations generate seismic waves.However,due to a lack of suitable vibration sensing instruments,most studi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seismic waves have been limited to shorelines near construction areas or wharfs,whereas comparatively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larger seafloor itself.To address this gap,a seafloor vibration sensor system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at consists of an autonomous acquisition storage terminal,soft-ware platform,and hole-plugging device that was designed to record the blasting vibration intensities received through submarine rocks at a given measurement point.Additionally,dimension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derive a predictive equation for the strength of blast vibrations that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water depth.By combining reliable vibration data obtained using the sensor system in submarine rock and the developed predictive equation,it was determined that the water depth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measured vibration strength.The results using the newly derived equation were compared to those determined using the Sadowski equation,which is commonly used on land,and it was found that predictions using the derived equation were closer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ith an average error of less than 10%,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developed sensor system and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basis was deemed suitable for studying the propagation behavior of submarine seismic waves generated by underwater drilling and blasting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