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a set of n jobs on a single batch machine, where several jobs can be processed simultaneously. Each job j has a processing time pj and a size sj. All jobs are available for processing at time 0. The batch machine has a capacity D. Several jobs can be batched together and processed simultaneously, provided that the total size of the jobs in the batch does not exceed D. The processing time of a batch is the largest processing time among all jobs in the batch. There is a single vehicle available for deliver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s to the customer, and the vehicle has capacity K. We assume that K = rD, where and r is an integer. The travel time of the vehicle is T; that is, T is the time from the manufacturer to the customer. Our goal is to find a schedule of the jobs and a delivery plan so that the service span is minimized, where the service span is the time that the last job is delivered to the customer. We show that if the jobs have identical sizes, then we can find a schedule and delivery plan in time such that the service span is minimum. If the jobs have identical processing times, then we can find a schedule and delivery plan in time such that the service span is asymptotically at most 11/9 times the optimal service span. When the jobs have arbitrary processing times and arbitrary sizes, then we can find a schedule and delivery plan in time such that the service span is asymptotically at most twice the optimal service span. We also derive upper bounds of the absolute worst‐case ratios in both cases.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2: 470–482, 2015  相似文献   
72.
电源系统是电传动装甲车辆的核心,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电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导致了建模困难、模型精度低以及模型实用性差等难题,针对不同的部件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建立其仿真模型,完成了基于模糊控制的系统多目标优化功率分配策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件和系统两个层次的仿真试验,证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电传动车辆电源系统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73.
采用状态转移矩阵的拦截中段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相对运动理论提出拦截中段制导方法。方法原理为,将拦截器初始轨迹与施加修正后的轨迹视为一主一从两空间目标,以相对运动理论描述从目标相对于主目标的运动规律,于是初始的修正量可由终点处相对状态求解。给出了一般形式的相对运动模型,运用几何法与变分法推导得到了J2摄动影响下相对运动的状态转移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状态转移矩阵的拦截中段制导方法。仿真算例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工程实际中的拦截中段制导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74.
现代海战中,空中目标对于舰艇编队的威胁日益严重。及时、准确地评估空中目标威胁是舰艇编队提高生存能力的关键。传统目标威胁评估方法有的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有的需要大量准确性较高的训练样本数据,从而使实际运用受到局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威胁评估方法,它适用于威胁评估指标权重完全未知,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基于1553B及ARINC429总线的导弹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为了在导弹研制及生产阶段检验导弹工作时序的正确性,需要一种测试设备对导弹的工作时序进行检测。阐述了该测试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满足了某型导弹的试验测试需求,也为后续相关型号测试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针对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H∞滤波的OFDM自适应盲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常规H∞算法进行改进,实现了在OFDM系统中能自适应跟踪信道的变化特征,从而使均方误差的性能随着输入信噪比的增加得到很大的提高。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算法优于卡尔曼和H∞估计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运算量小、收敛速度快、算法灵活等特性。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在安检、医疗等民用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距离徙动算法在对回波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多步近似和插值操作,并且忽视了信号传播衰减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扫描单发单收面阵近场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保留回波模型中的幅度衰减因子,并根据目标回波方程特性对...  相似文献   
78.
提出采用JavaEE/EJB组件技术开发分布式潜艇作战仿真系统,根据潜艇作战机理,建立了分布式潜艇作战仿真模型体系结构,设计了分布式潜艇作战仿真系统的软件架构,分析了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协议,并研究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分布式潜艇作战仿真系统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9.
基于VxWorks653分区操作系统的IMA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 System,IMA)在飞机航电设备的研制中逐渐得到应用。为了完整地说明IMA的设计方法,以某型飞机航电系统的升级改进为背景,提出一种基于VxWorks653分区操作系统的IMA方案,首次实现将两个独立分系统的设备集成到一台IMA中,方案对IMA的软件架构、分区任务规划、时间空间资源分配等关键要素进行设计和实现,并建立实验平台。实验数据表明,IMA运行正确,可以实现原有系统的功能,分区之间时间和空间隔离机制工作正常,通信工作正常,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0.
装备保障体制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构建了三级装备保障体制的SD仿真理想模型和仿真延迟模型。充分考虑保障系统生成各要素之间都具有的反馈性和时滞性,通过模型仿真对三级装备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建立二级装备保障体制的条件,分析了军民联合的保障机制对保持保障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最后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了装备保障体制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