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提出了串联结构可信度评估的基本步骤和功能分解的原则方法,并在一定的假设和工程应用允许的精度条件下,运用Peterson建模原理建立了具有系统级特征的复杂可维修串联系统的可信度模型,建立了串联结构的可信度计算公式.结合某自行火炮底盘系统,以6 000km样车试验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了某自行火炮在300 km机动任务剖面中底盘系统的可信度为0.920 6.  相似文献   
732.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武警学院要进一步拓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武警学院应建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目标体系,并对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33.
分析了大型宿舍楼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同时建立了火灾发生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权重,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某工厂大型职工宿舍楼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34.
针对多导弹协同作战目标识别的特点,分析了识别要素和识别数学描述,提出了利用凸优化理论建立满足多导弹协同作战系统需求的目标识别模型.通过分解代价函数,将模型转换为凸二次规划问题,并引入惩罚因子,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模型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35.
为了解决通信网络结构识别问题,根据通信网的工作特点,在识别过程中引入目标编群理论,逐层递增生成通信网络的群结构,并对群结构进行动态维护,识别和更新通信网的组成信息.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36.
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应建立在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但是我国的德育缺乏了对生命主题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德育的人文关怀角度来反思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7.
利用双波段IRST系统测到的目标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推导出目标的伪距离量测信息,使得单站IRST系统变为可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伪量测方程,采用改进的"当前"统计模型和基于最小偏度单形采样策略的UKF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波段红外辐射信息的IRST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跟踪机动目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8.
介绍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分布式网络流量生成方法;通过加入权重因子,利用反馈机制不断对产生的网络流量进行调整直至流量大小误差符合用户设定需求;结合ON/OFF模型,采用分布式结构产生了流量速率可调节的具有自相似特性的网络流量。通过该方法产生的网络流量大小精确可控,且具有自相似性,能更好地反映出真实网络流量的特性。  相似文献   
739.
文中首先介绍传统SNMP网络管理系统结构并指出其在管理大规模异构网络时存在的不足,然后引入主动网络技术并对其在网络管理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动代理技术的网络管理模型。重点描述作为该模型核心部件的主动代理的实现方法,对用于实现各种网络管理功能的主动报文进行设计。最后,给出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主动报文的封装技术,并对该网管模型设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740.
根据新型军事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新教学大纲的特点,阐述了“装甲车辆驾驶”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制定了该课程的试行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案,与以往“装甲车辆驾驶”课程的实施方案、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教学改革工作的实践,系统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实践证明,这项教学改革是必须的、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