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确定掩护重点是地面防空作战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分析影响确定掩护重点问题的主要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动量BP神经网络解决了确定掩护重点的评价模型,并采用MATLAB6.5的神经网络工具箱进行仿真实现。方法较好地降低主观误差,为确定被掩护目标重要性排序和兵力分配提供了依据。通过对BP算法的改进,减少了误差,提高了学习速度。模型思路清晰,算法简单实用,较好地解决了防空兵辅助决策系统智能确定掩护重点目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光纤激光的相干合成是获得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激光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针对基于MOPA方案的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系统,对抖动法相位锁定技术、光束拼接技术和压电陶瓷相位调制器等关键技术和器件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高能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虚拟维修训练系统(VMTS)结构框架,整个系统分别由主控Agent、仿真Agent、和接口Agent3个具有交互作用的Agent组成,从而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开发转化为一个多Agent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于多Agent的框架结构可实现受训者的智能模型及虚拟训练场景中虚拟物体的行为模型,从而可以提高VMTS的健壮性和可重用性.基于Agent的概念模型实现了Agent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并介绍了主控Agent和仿真Agent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4.
马晓雷  李正伟  李平 《国防科技》2021,42(3):98-106
美国能够保持军事技术的长期领先与其稳定的军事科研投入和科学的资助策略密不可分,但以往研究存在切入角度单一、关注领域有限、缺少长时间跨领域研究等不足.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2010年至2020年美国军方机构参与资助的科研项目文献数据,分析了美军长期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以及美军主要资助...  相似文献   
25.
本文论述了提高智能工具机性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智能工具机的平均推理速度可达500KLIPS 左右,比日本的PSI—Ⅰ约快一倍,比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 分校研制的PLM 约快两倍。  相似文献   
26.
贾染  曾璞 《国防科技》2013,34(1):81-83,91
文章阐述了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中自适应响应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自适应响应的实现条件,提出了作战实体在自适应响应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需要达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俄国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期间,协约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在远东,日本对西伯利亚的觊觎和军事行动成为当时远东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在西伯利亚军事干涉问题上,日本国内外各政治力量对此态度不一,矛盾重重。最终,在国内外多种力量的作用下,日本的干涉以流产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28.
针对既有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网络中延误传播规律的局限性,基于高速列车实绩运行数据和列车时刻表数据构建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复杂网络中的渗流理论研究延误传播团簇的演变规律,并以最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南京南站和第二大延误传播团簇中的长沙南站为例,分析处于渗流突变状态下的站点延误传播贝叶斯网络。提出基于核心延误传播团簇的站点延误状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网络中的站点可按延误传播特征分为延误发散站点、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延误发散站点不仅能直接将延误传播至邻近站点,还能通过延误传播链将延误传播至较远地区的站点。由此网络以部分延误发散站点为中心向延误传递站点和延误消散站点进行“辐射式”延误传播。  相似文献   
29.
针对提高空间机动目标跟踪精度的机动检测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机动检测方法——χ2-β检测法。该算法以脉冲前后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观测新息和常推力α-β动力学模型中辅助变量β的物理特性,给出脉冲机动前后沿检测判据。仿真实验比较了χ2检测法和β检测法的特性,结果表明:χ2检测法,对机动前沿的敏感性与采样点和机动阀值相关,较多的采样点与较大的机动阀值可以降低虚警率,但会增加检测延时,反之,可以减小检测延时,但会增加虚警率;β检测法,对机动后沿的敏感性与滤波跟随性能相关,在测量精度的保证下,可对机动后沿准确检测。两种方法联合起来,可有效检测多种形式脉冲机动,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动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0.
为减少军费开支、降低鱼雷全寿命费用,从经济性角度提出了鱼雷最佳服役年限模型。利用灰色等维新息GM(1,1)模型对鱼雷年度使用维修费用进行预测;采用分组的思想将原始数据分为多组,采用神经网络对灰色模型的预测残差进行修正,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实际算例预测了鱼雷经济寿命,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