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针对SSG/LRR-ω雷诺应力模型,选取NASA湍流资源网站上的四个典型算例,即湍流平板边界层流动、带凸起管道流动、翼型尾迹区流动和NACA0012不同攻角绕流,开展初步的验证与确认工作,将部分结果和CFL3D进行对比。对于NACA0012翼型绕流,对比雷诺应力模型和SA模型的升力系数,结果表明:在失速攻角附近,雷诺应力模型明显优于SA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应用于DLR-F6翼身组合体的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机翼表面典型站位压力分布和实验值吻合良好,同时该模型捕捉到翼身交汇位置的小范围分离。  相似文献   
162.
根据100mm和105mm炮射导弹武器系统的射击特点和工作状态,分析了炮射导弹远距离射击时影响命中概率的主要因素,对武器系统炮射导弹射击命中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后根据技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控制影响命中率的误差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3.
建立了降落伞回收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及运动模型,针对大型降落伞可观测数据少的特点,设计遗传算法辨识其气动力参数,利用仿真验证了辨识方法的可行性和辨识模型的正确性。结合空投试验录像分析数据,辨识了某型号飞船所采用大型环帆伞的气动力参数,并利用辨识结果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其结论可作为回收系统设计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4.
介绍了抽鞭现象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情况,着重介绍了试验研究结果及抽鞭过程的能量方法与动量方法,以及近年来抽鞭过程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出抽鞭现象的一般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指出抽鞭现象与大型柔性结构中存在的部分现象如大型伞伞衣顶部抽打、空中加油机软管的摆动等存在相似性,对抽鞭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该类现象的机理认识。  相似文献   
165.
返回舱垂直着陆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考虑着陆场地面弹塑性特点的情况下,建立了返回舱垂直着陆过程的弹塑性接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返回舱的着陆过程与地面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关系,在相同的弹性模量下,土壤的极限应力越大,则着陆过载最大值就越大,着陆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就越小,返回舱的"跳跃"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6.
根据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战斗力的特点,结合战斗力"量子化"假说,比较分析了机械化条件下和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战斗力结构特点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了信息对抗条件下的部队战斗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结合仿真实例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部队战斗力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因素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影响,制信息权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7.
为提升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应用中前端节点间的数据访问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无须借助特殊硬件,可直接基于通用网卡设备实现零拷贝的数据传输框架;充分利用新型非易失内存的随机访问特性,尽可能减少数据缓存和拷贝,提高数据访问的吞吐量。建立缓冲区池,精简并融合传统网络栈和存储栈,从而缩短文件访问路径,减少软件冗余,降低数据访问延迟。最终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远程数据访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比传统网络文件系统减少了42.26%~99.19%的读写延迟,细粒度访问下的吞吐量最高可提升1297倍,显著降低了处理器开销和缓存失效次数。  相似文献   
168.
重要经济目标是信息化战争首选的打击对象,这类目标绝大多数位于地面以上,特点突出、规模庞大、难以保密、易损性强,一旦遭受破坏后果将损失惨重,而依靠建造硬壳抵御弹药毁伤的传统防护工程对其难有大的作为。本文从新形势下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陷于困局的实际出发,系统分析和梳理了传统防护工程和防护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的固有薄弱特征,提出矢量防护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重要经济设施和预警设施、新型作战装备等位于地面的易损性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矢量防护工程通过改变弹药的运动方向,避免弹药与目标交汇,将防护工程由“拳击式”硬顶变为“太极式”破解,为未来我国重要经济目标提供了新质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69.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战争形态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演进。美军作为二战后始终位列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正在积极设计未来战争以应对当前的“大国竞争”,2018年刚刚成立的陆军未来司令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未来司令部隶属于美国陆军,主要负责美陆军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未来作战概念创新以及新兴军事科技的测试和应用。成立两年以来,未来司令部已经拥有了一套完善、严密的组织架构,创造了包括C5ISR作战概念在内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在空基导弹、远程精确火力系统等新型作战装备上也取得了众多进展。本文基于大量前沿文献研究,廓清了未来司令部的组织架构,总结了其主要职能,并对这一新设司令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期望能够为推进军队现代化和未来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0.
空时编码可以有效地消除多发多收雷达的自相关干扰,但是传统的空时编码合成孔径成像算法无法精确校正其距离方位耦合,因此限制了其在大斜视角情况下的数据处理能力。为避免以上缺陷,将空时编码方案与ωK算法相结合,在空时解码处理中引入新的解码矩阵来完成一致聚焦,利用Stolt映射完成补余聚焦,对距离方位耦合进行精确地校正。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大斜视角情况下实现目标的高质量成像,并有效地消除了互相关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