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数字水印算法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了如下两点改进:一是采取错位补偿的方法,改进了奇异值分解算法的对角失真。二是针对奇异值分解算法错警率高缺点,提出了将水印信息嵌入到RGB空间的B分量上的方案,并根据提出的波动率,选取合适的水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保持了很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同时大大降低了错警率。  相似文献   
132.
在地面运控子网和载荷信息网中设计IPsec、GRE或RFC2003三种IP隧道协议,通过平台信息网和天地测控网,封装的用户数据包能在天地通信链路中路由,以支持在轨载荷和地面运控终端之间端到端的灵活通信。设计支持IP隧道协议通信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架构,给出各级路由器的设置和网段IP地址分配,计算和分析出三种IP隧道协议的通信效率与实时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P隧道协议对改变传统地面运控模式、提高运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3.
为提升物联网与边缘计算应用中前端节点间的数据访问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无须借助特殊硬件,可直接基于通用网卡设备实现零拷贝的数据传输框架;充分利用新型非易失内存的随机访问特性,尽可能减少数据缓存和拷贝,提高数据访问的吞吐量。建立缓冲区池,精简并融合传统网络栈和存储栈,从而缩短文件访问路径,减少软件冗余,降低数据访问延迟。最终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远程数据访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远程零拷贝文件系统比传统网络文件系统减少了42.26%~99.19%的读写延迟,细粒度访问下的吞吐量最高可提升1297倍,显著降低了处理器开销和缓存失效次数。  相似文献   
134.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压缩测量辨识算法,且推导出了一种符合压缩感知测量准则的测量模型。相比递归最小二乘法,该方法极大地减少了所需的测量数,使得高阶Volterra级数辨识成为可能。此外,还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的各项因素对辨识准确性的影响,如信号稀疏度、测量噪声、测量矩阵形式等。  相似文献   
135.
如何规划刀具路径、进而获得高质量的数控加工代码,是应用慢刀伺服技术加工环曲面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基于等距面规划刀位点轨迹的刀具路径规划方法,推导了外凸环曲面的面形方程及其等距面方程,对比分析了两种导动曲线及两种数据点离散方法,优选了刀具路径规划方案,应用VB.net语言编写了慢刀伺服加工环曲面用数控代码生成软件,在Vericut平台上对数控代码进行了仿真验证,直观地展示了虚拟加工面相对理论曲面的残留区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外凸环曲面方程中的非一次常数项a变为a+r_d,即得到外凸环曲面的等距面方程;所提刀具路径规划方法适用于慢刀伺服加工外凸环曲面;该方法对应用慢刀伺服技术加工其他面型的光学镜面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6.
气象条件对作战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恶劣的天气情况会影响军事通信质量,为提高在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军事通信效能评估效果,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军事通信效能评估中,并结合基于信息素的细菌觅食改进算法(Bacterial Foraging Optimization base...  相似文献   
137.
在对国内外数据融合方面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应用模糊关联、数据融合和最小二乘等技术识别未知雷达辐射源具体坐标的方法,为进一步融合未知源的数据打下基础。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采样数据的增加,对辐射源参数的估计会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38.
针对电子战系统的特点,介绍了电子战系统开发与测试的一般过程。分析基于高层体系结构的电子战仿真测试与评估包括两个方面,HLA各组成部分性能以及电子战系统自身效能的测试与评估。在分析美国电子战仿真测试的基础上,将基于HLA的电子战系统应用于指挥自动化体系对抗仿真中,设计了对应的框架结构。分别对运行支撑系统KD-RTI和DMSORTI1.3v6在不同传输方式下的传输时延和丢包率进行了比较。进一步以信息的完备性为指标,对电子战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9.
鉴于鲁棒性分析近几年被期望成为解决多属性决策中信息不完备的有效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经典规划的鲁棒性分析框架。就ELECTRE-Ⅲ的参数给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鲁棒性判别条件和鲁棒性设计步骤。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实用有效的,为ELECTRE-Ⅲ和其他经典多属性决策方法参数的设置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对其他多属性决策方法也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0.
经典的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通过求解信号的上下2条三次样条包络曲线的均值曲线,实现对原始信号的分解.但是对于非平稳、非线性信号,包络平均无法代替真正的局部平均.另外,基于包络平均的分解方法还会引入极值过冲和欠冲问题.利用B样条的良好局部性质直接计算信号的局部均值插值曲线,克服了三次样条包络方法在EMD分解中的不足.通过对旋转机械故障振动信号的分解处理,表明基于B样条局部均值插值曲线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得到的固有模式函数更符合信号的真实物理意义,分解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