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通过实验,在使用未冷却直调3.63 GHz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简单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系统中,首次证明在800 m OM2多模光纤上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进行64 QAM(正交幅度调制)编码实现实时点到点通信,传输速度为11.25 Gb/s,功率损失1 d B。  相似文献   
212.
基于假设检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精度比较方法,该方法将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E(相对误差)看作随机变量,利用假设检验思想度量模型预测精度,并给出多个模型之间预测精度的比较标准.  相似文献   
213.
兰华  杨峰  吴俊  屈立安  梁彦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2):112-115,119
构建了一个基于HLA的雷达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采用组件设计思想,实现目标跟踪组件和滤波组件,并将这两套组件嵌入到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实践结果表明:基于组件思想构建的目标跟踪和滤波算法能够很好嵌入到分布式雷达目标跟踪系统中,从而为跟踪算法的合理选择、算法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及实际系统的研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14.
红外成像仿真的关键环节在于红外图像的生成,反舰导弹的红外图像生成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基于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技术提出了导弹目标红外图像生成的方法,根据红外物理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传热学等基本理论,建立导弹目标的红外理论模型,计算出蒙皮、尾喷管和尾喷焰等重点辐射区域的温度场和辐射场,利用灰度等级描述红外辐射信息,经过建模、视点变换、环境设置等一系列处理并渲染生成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证明,红外图像生成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215.
研究了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在动能拦截器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方面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激光3D成像雷达系统基本原理,然后设计了激光3D成像雷达目标识别的工作流程,最后提出了基于旋转图像转换的3D目标识别算法。进一步探索了红外+LADAR主被动复合光学成像导引头在空天防御拦截武器目标探测与识别的应用,分析了复合光学导引头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相应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216.
文章设计了一种用于实现S波段双频圆极化的平面单极天线。该天线通过在圆环形单极子贴片上加载四个相互之间夹角90°的支节,分别实现了在2.4 GHz~2.52 GHz和3.28 GHz~3.39 GHz两个频段的圆极化辐射,通过阶梯形激励条带的设计,改善了阻抗带宽。借助于仿真软件对天线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达到了仿真的效果。该天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作成本低,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7.
屈艺 《国防科技》2021,42(4):52-56
智能无人系统是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操作或管理而不需要人工干预的人工系统,具有自主性、智能性以及人机耦合性等特征。随着科技快速更迭、国家战略支持、国家安全保障等要素驱动,高校智能无人系统运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认为,当前,高校智能无人系统运用人才队伍呈现出愈发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专业认同教育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等特点,这需要高校在引进和培育、交叉和融合以及专业化和高素质上下功夫,稳步推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和一流专业学科群建设,同时稳步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以为高校智能无人系统研发提供人才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218.
地空协同无人系统作为新质跨域智能作战力量已成为世界强国开展军事技术竞争的前沿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发展目标,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制定的专项规划,从形成智能作战体系、改变战场攻防平衡及全面提高作战效能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对未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次,针对其面临的环境复杂、资源受限和平台异构等约束条件,从分布式态势认知、适应性智能导航及异构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地空协同无人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应对智能化战争挑战,从技术瓶颈、平台建设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地空协同无人系统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9.
针对战术通信子网可用性建模,利用马尔可夫方法对单网可用性模型进行了数学分析,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法进行验证,并给出了一种考虑了战术层级特点以及节点权重的通信网可用性仿真模型,计算可用性参数来对系统做出可用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用性,为战术通信网可用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