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61.
针对体系作战背景下通信计划规划任务多线性和关系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计划合规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计划时间切片,描述了多个通信保障任务主线在各阶段的全局关系视图,并定义了通信链路连接矩阵、电磁频谱三级规划和指控系统命名类量化,描述了通信计划的基本内容,同时定义了3类评估规则和3种评估运算法则,形成了完整的合规性评估体系。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评估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信息需求下的通信计划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462.
贴壁浇筑的固体发动机推进剂药柱在点火状态下处于三向围压状态,而环向承受拉应变,亟待对围压下推进剂的破坏机理展开研究。基于自研的围压加载试验系统,通过开展推进剂在不同围压、温度和应变率下的单轴拉伸试验来研究围压、温度和应变率的耦合作用对推进剂力学行为的影响。针对围压下推进剂的力学响应特征,通过细观力学仿真进一步研究围压下推进剂的破坏形式,同时借助电镜扫描试验分析推进剂试样断面的形貌特征,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围压下推进剂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围压下推进剂的损伤界面显著减少,且随着围压载荷的逐渐增加,推进剂的损伤形式从以颗粒脱湿为主转变为以颗粒破碎为主。  相似文献   
463.
现代无线通信应用对FFT计算吞吐率与灵活性需求越来越高,针对传统方案实现FFT计算时难以兼顾性能与灵活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定制指令集可重构结构ASRA,实现了FFT算法在该结构上的映射优化。ASRA在静态多发射处理器内紧耦合应用定制的混合粒度可重构硬件作为扩展功能单元簇,通过运行时重构动态切换扩展指令集。ASRA采用多体便笺存储器、多端口便笺管理单元及可重构互连构成片上缓存系统,结合多体并行访问、循环级乒乓交替、读/写流水化等技术有效提高了访存带宽;静态多发射和运行时语境管理机制支持核心循环的硬件自动流水执行和软流水执行,开发了指令级、数据级和循环级等多层次并行性。实验结果表明,ASRA大幅提升了FFT计算吞吐率,且支持的FFT计算参数更加灵活,而增加的面积开销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64.
基于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解决常规导弹火力配置问题的新算法。通过具体分析,建立了常规导弹打击目标火力配置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算法的具体原理,给出了算法的全局最优性证明和具体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465.
战术通信网络能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的传输,是指挥控制、武器系统、侦察、保障装备互连互通的传输平台.路由是网络的基石,研究路由协议是战术通信网络的首要问题.采用AODV路由协议,在网络仿真软件OPNET基础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满足系统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66.
研究了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在动能拦截器空间目标探测与识别方面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激光3D成像雷达系统基本原理,然后设计了激光3D成像雷达目标识别的工作流程,最后提出了基于旋转图像转换的3D目标识别算法。进一步探索了红外+LADAR主被动复合光学成像导引头在空天防御拦截武器目标探测与识别的应用,分析了复合光学导引头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相应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467.
基于改进ADC模型的反导作战效能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反导作战过程,得出指挥信息系统是影响武器系统反导作战效能的关键.在传统效能评估ADC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指挥信息系统效能的评估模型PADC.同时依据各个分系统不同的构成机理及作战运用,综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幂指数法、加权求和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系统的反导作战效能进行了量化,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反导作战决策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68.
为提高信号频率估计精度和扩展已有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相位积累的多段异频等长信号的频率估计算法。首先生成异频分析参数矩阵,克服分段信号频率不等问题;其次设计相位差补偿因子,克服分段信号相位不连续问题;最后搜索相位累积频谱最大值,获得信号频率估计值。为验证算法的正确性,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推导证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频率估计精度,频率估计误差约为现有方法的1/2,较为接近克拉美罗下限。  相似文献   
469.
目前网络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提供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要求的多种IP业务。为了实现对具有QoS要求的IP网络及业务的管理与控制,人们引入服务等级协定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文章研究如何基于SLA对IP网络进行QoS监管进而实现端到端线路带宽资源的动态调配,提出了一种基于SLA的QoS监管和带宽动态调配管理框架,并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最后,搭建实验室演示场景,通过视频播放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0.
为验证不同掩星数据反演湿温廓线的精度,需量化分析其误差特性。采用分段线性插值法,以时间窗1 h、水平距离100 km为匹配准则,对0.2~30 km各插值高度层温度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究不同掩星数据偏差特性。通过采用2018—2019年期间的全球探空站背景场资料完整数据,评估中国区域不同掩星数据偏差。结果表明:与全球探空站背景场资料相比,各类掩星数据绝对负偏差小于0.4 K,整体均值偏差在-0.5~0.5 K间变化,故二者探测精度相当。通过显著性检验分析发现,折射率相对偏差很小,结合统计量F=0.985 7>0.05可知,不同掩星计划探测精度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