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神经网络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提出了几种具体设计方案.神经网络的引入可以使滑模(变结构)控制具备学习与自适应能力,使控制信号得以柔化,从而能够减轻或避免困扰常规滑模控制器的抖振现象,改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2.
空中目标战术意图层次推理框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对空态势感知能力为目的,着眼于构建以专家系统为特征的目标意图推理决策支持系统,首先根据目标意图的含义从意图、行动和状态三个层次进行了层次表示,并简要分析了实现意图推理的六种途径.根据空中目标的作战使用等领域知识将其意图从属性类型、战术类型、威胁类型和任务类型四个层次进行了分解.基于意图推理输入信息的分布性特征以及意图的层次分解建立了基于判定树的意图层次推理框架以及数据驱动的推理控制机制.该框架为建立空中目标战术意图的推理实现方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3.
车辆位置信息是许多智能交通应用的基础,如车辆导航、路径规划和车辆编队等.现有研究中融合单车车载多源传感器的定位方法无法有效解决城市峡谷、隧道和立交桥等卫星信号不可用条件下的车辆定位问题.围绕车辆高精度定位进行了综合评述,主要深入研究分析了车辆协同定位技术.首先分析了单车自主定位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场景;然后对车辆协同...  相似文献   
194.
采用低分子量固态聚碳硅烷和乙酰丙酮铝为原料,利用Si-H与乙酰丙酮铝之间的交联反应合成适于熔融纺丝的聚铝碳硅烷。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数均分子量、软化点和组成结构的影响及交联反应程度与可纺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程度提高,残余乙酰丙酮基减少,Si-O-Al交联支化结构增多,分子量和软化点增大,可纺性随之下降。当乙酰丙酮铝投料比为8%时,在370℃下反应4~6 h,可得到软化点为206~221℃,Al wt%=0.68%,具有良好可纺性的聚铝碳硅烷。  相似文献   
195.
再生制动是电动车辆最常见的制动方式.然而,在没有大容量蓄电池吸收能量的情况下,再生制动将产生很高的泵升电压.通过分析再生制动过程,提出了用控制占空比的办法抑制泵升电压.该方法通过数字控制实现,无需改动硬件,控制简便.计算机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迅速抑制泵升电压,并具有很好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6.
为建立坦克炮对装甲类目标的毁伤概率模型,研究命中前提下穿甲弹弹丸对目标坦克装甲的击穿能力,以某型坦克不同方向上的装甲暴露情况为例,建立了弹丸侵彻模型以及弹目运动关系模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弹丸命中条件下,目标坦克不同方向上的整体击穿概率随着目标运动方向与弹丸运动方向的反向延长线所成夹角θ的变化规律,以及各个区域击穿概率最大时的θ角取值范围,对实现弹丸对装甲目标的有效打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7.
基于工程三维应用中红外探测目标信息存在误差的情形,建立了对单目标探测进行双红外被动测距的方法,并且通过单点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利用Monte Callo模拟实验法,分析了红外探测角度误差、两站点基线距离和单目标运动特征对该方法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8.
为了解决传统火控车载终端软件架构无法满足空降兵武器装备小型、轻量、携行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火控系统软件架构IMDA(Interaction-Mediator-Data Access),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特点。IMDA通过改变通信机制、改进交互理念、使用函数调用等方式解决了移动终端硬件资源受限的问题,弥补了车载终端交互效率低下以及多App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并通过接口匹配法和半实物仿真相结合的方式验证IMDA架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9.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