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XNAV中的相对论效应(Ⅱ)——光线弯曲和引力延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讨论了XNAV基本方程中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之一脉冲星到观测者的光线弯曲和传播时间的引力延缓.计算出1PN度规下的光线弯曲轨迹和时间延缓以及2PN度规下的引力延缓,文中得到的结论是对现行公式的修正.  相似文献   
982.
针对舰载电子设备布线所导致的电磁兼容问题,以及传统电子设备布线设计效率和布线施工效率低等问题,在介绍布线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舰载电子设备布线设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没有进行三维布线设计的情况下,布线设计的替代方案——一种简化的布线设计方法。通过舰载电子设备布线设计,给出了解决电子设备电磁兼容问题的方法,提高了电子设备布线设计效率和布线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83.
战场环境中多无人机任务分配的航路预估是一个具有多路径和实时性双重要求的路径规划问题。采用概率路标图方法对多无人机多任务的航路预估问题开展研究,将航路预估分为离线学习和在线查询两个阶段。通过将战场中威胁的影响转化为各路标间航段的风险代价,提出了基于代价变换的概率路标图方法,当战场态势发生变化时,在不需重构路标图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局部航段风险代价的调整快速规划出新的预估航路。根据规划条件采取不同的采样策略,可以在规划时间和航路质量之间实现协调以满足不同的战术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航路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84.
海上武器飞行试验任务中,靶船位置飘移大小和姿态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试验进程。针对海上武器试验的特殊性,设计研制了试验靶船自动监测系统。利用北斗卫星定位功能对靶船进行实时定位,利用北斗通信功能传送GPS定位、授时数据和三维姿态测量数据,可以在布靶结束后实时监测靶船的位置和姿态,为试验指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指挥决策依据。在试验任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5.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学类型、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质量测评等内容。  相似文献   
986.
平行进口是否合法,是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充分了解国际上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应有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87.
对拦截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用模糊控制方法对准滑模控制方法加以改进,形成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仿真研究表明,该模糊滑模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拦截器的姿态控制,具有较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8.
分段相关累加算法提取直扩信号伪码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信噪比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伪码周期难以检测的问题,特别是加信码的直扩信号,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相关模值累加检测方法和相应的快速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在信号带宽内信噪比为-12 dB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直扩信号的伪码周期。  相似文献   
989.
针对某型装备的训练需要,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设计了其实物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以USB 2.0作为与主控计算机互连的通信接口,信号调理模块采用CPLD器件和少量的分离器件实现。  相似文献   
990.
为提高金属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基于光学确定性加工原理将振动砂带研抛方法用于轴类零件的高精度修形中。在这种方法中,弹性接触轮在一定压力下与轴类工件接触形成一个矩形研抛区域,砂带覆盖在接触轮上,通过接触轮的轴向振动可以实现材料可控去除。利用圆柱度仪测量得到轴零件外圆表面的轮廓形貌,得到被加工零件表面轮廓的误差分布。使用脉冲迭代法计算接触轮在圆柱表面不同位置的驻留时间,通过机床主轴的伺服控制实现工件不同位置材料去除量的大小,从而实现被加工零件圆柱度误差的确定性修整。在经过仿真加工后,在一根45#钢轴的一段柱面上进行了确定性修形实验。结果表明,工件平均圆度误差从0.42 μm收敛至0.11 μm,圆柱度误差从0.76 μm收敛至0.35 μm,加工后的形状精度优于超精密外圆磨床的加工精度,验证了高精度轴类零件柱面上确定性修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