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标反射亮点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研究了目标反射亮点的数学模型及仿真系统的硬件结构,并将目标回波亮点模型进行了简化,使之能够用于工程实现.在此基础上对用于声制导鱼雷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目标模拟器进行了设计,在试验中能够实现预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62.
利用统计等效线化和正态降阶的方法,分析了阻尼力为非线性且带陀螺稳定器的单轨列车系统在平稳随机外力矩激励下的响应,得出了平稳随机外力矩激励对车厢在铅垂位置偏角的影响要小于对陀螺环转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王数  张利亭  张凯 《国防科技》2021,42(1):77-83
世界范围内有关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已近百年,各方学者专家普遍认为标准化有助于技术知识的积累、创新效率的提升以及创新成果的扩散.由于前沿技术具有战略地位高、产业规模大、研发风险高、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路径多样以及创新资源稀缺等特点,相比标准化与传统技术创新,标准化与前沿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网络关系、耦合关系和产品...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一种计算涡轮增压柴油机高原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在较宽广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范围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两台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5.
针对实车检测坦克柴油机比油耗的原理和方法作了探讨,对12150L柴油机进行了实车比油耗测试,认为用无负荷方法实车测定柴油机有效功率,同时用涡轮流量计测量燃油消耗量是实车测量发动机比油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一个紊流火焰生长的现象学模型,将预混合燃烧紊流火焰的生长过程与火焰瞬时尺度和基本的紊流特性参数联系起来,描述了火焰从层流传播到充分发展的紊流传播的全过程。计算结果与测量数据的比较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7.
燃烧驱动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栅扫描记录方法测量了不同气流参数条件下,某燃烧驱动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将测量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8.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的开发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车用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的平均值模型.这个模型重在描述发动机状态变量的时间平均值,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实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较好,适合于电控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69.
本文确定了对载车数学模型构造方法,并试图以KDM-1移动机器人作为实例,用非完整系统力学当作分析工具,通过实验获得模型数据,并由实车行驶进行检验,几个重要参数由仿真试验校核。数学模型的仿真与室内的行车试验相对比的结果比较一致。对同类载车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随着储存和使用年限的增长,受环境应力的影响,软体油罐各项性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软体油罐进行寿命评估对于合理确定油罐的报废周期,开展新型罐体材料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软体油罐模型为试验材料,以气密性测试为失效判别标准,通过加速寿命试验,得到样本在110℃老化温度下的失效数据,并通过威布尔概率图检验法和Van Montfort检验法对失效数据进行检验,得到软体油罐失效概率服从威布尔分布的结论,为软体油罐可靠性寿命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