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研究了在简谐外磁场环境下的海森堡XXZ模型,并通过计算解出热力学纠缠度。模拟表明,取不同的各向异性参数时,系统的热力学纠缠度对外部磁场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并随简谐磁场的变化表现出周期性。固定各向异性参数时,热纠缠度随温度的增加呈现衰减趋势;增大各向异性参数时,热纠缠度则很快地趋于零,其对应临界温度也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32.
根据Agrawal理论,建立平行双线式电火工品的传输线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外界电磁场和电火工品各物理参数对负载端感应电流大小的影响,为电火工品的射频安全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3.
交通场景的理解是交通监控、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的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多级Sigmoid神经网络的城市交通环境理解方法.将5个3D结构特征与物体外观特征相结合表征城市交通环境,为了提高交通环境识别率,采用多级Sigmoid神经网络(MSNN)进行图像分割与识别.在公共测试视频数据库CamVid dataset 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4.
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态势分析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驱护舰编队海上对潜防御作战的新特点,根据特定驱护舰编队的使命任务,提出了特定驱护舰编队对潜进攻性搜索与防御性搜索的新概念,并在战斗战场范围内对特定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态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方法.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作战指挥工作流程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作战指挥工作流程的建模与仿真研究较少的现状,采用了基于高级Petri网的建模方法。首先在企业相关概念定义基础上,对建模对象———作战指挥工作流程进行了定义,简要介绍了Petri网建模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基本Petri网的扩展,举例说明了4种过程机制映射到Petri网上的方法,提出结合树状组织结构图和资源管理表的方法扩展Petri网库所容量的含义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6.
基于TOPSIS评估算子的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问题的特点,采用TOPSIS方法评估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时,需构建基于TOPSIS方法的评估模型,支持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算子是指定义了输入和输出,封装了一定操作的功能元件。从评估方法到评估算子元件的映射称为评估方法的算子化,生成的算子元件称为评估算子。将TOPSIS方法算子化为TOPSIS评估算子元件,运用TOPSIS算子元件构建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模型-算子树模型。算子树模型容易理解和调整,构建方便灵活,具有较好的重用性和扩展性,是解决装甲装备作战能力评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7.
在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传递过程中,数据链出现空穴、误传或丢失等情况时,将影响信息采集传递的安全性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是信息管理与使用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对数据列进行有效补偿则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运用灰色理论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信息链缺失补偿模型并给出了信息链空穴补偿优化准则.所给出的具体的补偿实例说明信息链空穴灰色生成与正交试验设计生成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信息缺失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38.
介绍了四阶累积量对角切片的一种定义,分析了其傅里叶变换(212谱)在提取三次相位耦合特征方面的良好性能及其估计方法;将其应用于具有三次相位耦合的直升机声信号特征提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分析信号的三次相位耦合信息,且具有计算方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及良好的抑制高斯噪声的优点。实际的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9.
将轨道简化为移动载荷作用下固定在弹性支撑上的Bernoulli-Euler梁,通过静态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求得外围封装的等效刚度,计算得到发射器的临界速度。另外,利用混合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电磁-结构-运动多物理场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求得枢轨动态接触压力和轨道的应力应变分布特性。通过在轨道背面布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利用测量数据验证了动力响应特性,并分析了弹丸在内弹道的稳定性。针对典型30 mm × 30 mm矩形口径发射器,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C型电枢对轨道的电磁挤压力在平顶沿起始时刻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电枢通过引起的应力波在高速段容易与轨道中反射应力波发生共振,并且轨道在电枢运动的中间高速段区域受力最为集中,应力集中水平约是起始低速段区域的2.44倍;电枢运动高速段会出现晃动现象,进而引起上下轨道受力的不对称性。分析及试验结果对研究电磁轨道发射器内弹道动力响应特性和发射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一种以基于火箭发动机和双燃烧室冲压发动机的多模态火箭-双燃烧室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作为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并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该飞行器在海拔10 km左右高度以0.8马赫的速度投放,在重力和发动机推力的联合作用下,能够在海拔5~8 km处加速到2马赫;然后加速爬升进入临近空间,发动机工作在引射亚燃或者双燃烧室亚燃模态下。可以根据实际选择高推重比、较低推进剂比冲效率的引射亚燃模态,或是较低推重比、高推进剂比冲效率的双燃烧室亚燃模态。最终飞行器加速到6马赫(26 km),进入双燃室超燃模态。针对空中发射模式和地面发射模式进行了轨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加速爬升到6马赫(26 km)的过程中,空中发射模式相比较地面发射模式可以节省37%的推进剂;空中发射模式存在一个负的最优初始飞行角度使得剩余质量与初始质量的比值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