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21.
在众多影响目标威胁度的因素中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组成目标威胁度指标体系,运用模糊优选理论,得出目标威胁度.将所得出的目标威胁度、火力单元杀伤概率以及约束条件作为综合指标,结合蚁群算法,得出基于蚁群算法的目标优化分配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率快, 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因素对目标分配的影响,为指挥员的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22.
基于坦克分队战术综合演练仿真系统的研制,通过对一般数字声音的处理,利用DirectSound技术可对多个WAVE声音文件混音,实现了实时的三维声音的仿真,并在VC环境下进行了程序编制和代码运行.实践证明,该实时三维声音的运用可较好地满足虚拟战场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3.
针对角速率和比力输入时的惯性导航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高动态环境下的不同的姿态更新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和位置更新中的转动补偿算法,它将低动态和高动态(划船效应和涡卷效应)转动效应合二为一进行修正。并对系统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24.
光纤陀螺随机漂移的ARM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时间序列分析法建立ARMA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阶数判断准则和长自回归法建模的新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模型识别,比较了不同模型阶数判断准则的特点,研究了用长自回归法估计模型参数的步骤和方法。最后对光纤陀螺随机漂移进行了建模实验,通过对模型残差的白噪声检验,证实了使用新方法建立的ARMA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25.
基于决策树的装甲兵登陆突击仿真试验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项目的研究平台--数字化装甲营仿真系统,依据装甲兵登陆突击的作战想定进行了多次仿真试验,在对数据进行概化后,利用ID3算法构造了决策树,并从中挖掘出12条规则,总结出适用于数字化装甲分队在登陆突击阶段应采用"先期压制、全速突击、分波上陆、多路通行"的战法.  相似文献   
526.
成品油管线在运营过程中会发生泄漏,主要原因为管线腐蚀、外力撞击、打孔盗油及水击等,泄漏后油品蒸发扩散形成的爆炸性区域具有很大的危险.通过小孔泄漏模型和大面积泄漏模型对地面管线发生泄漏事故形成的油品蒸气扩散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获得了油品泄漏后距泄漏点的安全距离,计算数据可对管线的抢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7.
杜涛  唐克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30(5):58-60,81
针对目前白行迫榴炮的大量装备部队,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自行迫榴炮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分析了可靠性与维修性R&M(Reliability&Maitenance)与武器系统效能之间的关系;结合自行迫榴炮的特点和基本战术运用方式,建立了系统效能计算模型;借助Matlab软件进行系统效能对R&M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自行迫榴炮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8.
红外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计算模型与数据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是当前智能化图像处理及应用开发的前沿关键技术,其研究进展与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人类视觉系统是计算机视觉的原始模型,其视觉感知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视觉表象的本质,进而为准确描述图像特征信息提供科学而可靠的依据。主要从视觉感知模型、感知功能模块响应特性、视觉对比灵敏度等方面对视觉感知基本原理加以综合分析,并力图利用这些功能卓越的信息处理机制阐明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视觉计算模型———目标-背景表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将背景区域感知与目标特征分析相结合,提出了自适应信号检测、目标特征识别和运动轨迹跟踪的层次化数据处理流程,从而为红外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提供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529.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安全通信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纠缠交换和Einstein-Podolsky-Rosen纠缠对,提出一种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和一种多方量子秘密共享协议。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利用光子分组传输方法,与现有协议不同的是通信方可以直接将秘密消息编码为四个Bell态之一,从而不需要在保证量子信道的安全之后再对秘密消息编码。在多方量子秘密共享协议中,通信方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检测模式和编码模式。协议的实现只需要Einstein-Podolsky-Rosen对而不需要制备多粒子纠缠态。与已有的协议相比较,该协议不需要局域幺正操作,协议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两个协议的安全性均等同于BBM92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0.
采用传递函数方法研究了阻尼层黏弹性材料随机性对被动约束层阻尼(PCLD)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由Hamilton原理建立了PCLD梁六阶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引入状态向量,建立了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利用传递函数方法得到了梁的固有频率和损耗因子。以黏弹性材料分数导数模型中的参数作为基本的随机变量,并假设其服从正态分布,使用Monte Carlo直接抽样法考察了材料模型参数的随机性对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损耗因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黏弹性材料参数的随机性对梁动力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影响较大,模态损耗因子的变异系数最大值是材料参数变异系数的4.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