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空战决策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编队协同空战的决策特点和需求,应用时态分支逻辑CTL*建立了协同空战指挥决策可能世界的语义.应用时态逻辑和模态逻辑建立了基于信念(Belief)、愿望(Desire)、责任(Obligation)、战术作战意图(Tactical Intention)BDOTI结构的机载空战指挥决策的逻辑框架.并设计了一个BDOTI解释器对空战指挥决策的全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02.
从干扰激光导引头搜索和识别制导信号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对干扰信号重复频率的要求.研究结果显示所需的重复频率可以小于以往要求.利用激光制导武器光电干扰仿真系统,以某型采用比例导引规律的激光制导炸弹为仿真对象,研究了当干扰信号的重复频率略小于波门宽度的倒数时,对激光制导武器进入制导飞行后的干扰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激光制导武器的制导段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干扰概率.  相似文献   
103.
空化射流喷嘴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角形喷嘴结构特点,建立了喷嘴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选用к-ε紊流模型,并采用SIMPLEC算法进行数值计算.模拟计算表明,射流进入扩散段后与周围介质发生强烈的剪切作用产生明显的负压,有利于空化气泡的产生.扩散角对喷嘴内部流场影响较大,存在最佳值30°;扩散段长度对喷嘴内部流场也存在影响,初始取值为12 mm;圆柱段长度对喷嘴内部流场影响较小,其取值有一范围2~10 mm,初始取值为4 mm.采用相关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目前对于单弹型火力配置问题的解决方法比较成熟,但在现代战争中,经常是多种弹型联合使用,因此需要对多类型的导弹火力配置进行探讨。这里针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毁伤多个目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建立了导弹突击目标火力配置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特殊性,灵活运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最优化求解。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模型的求解具有较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某水陆坦克炮塔座圈存在密封效果差、维护保养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主动密封和被动快速清洗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和实车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6.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在进行复杂的大范围优化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提出采用基于混沌的遗传算法进行反舰导弹航路优化问题的求解。在遗传算法操作时加入混沌操作,扩大了搜索范围,提高了优化速度,有效地解决了解空间巨大带来遗传算法的上述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7.
空空协同作战指挥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研究与发展空空协同作战指挥系统的必要性 ,探讨了空空协同作战指挥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的建模、结构模式 ,指挥决策的制定与优化、人机关系的处理、作战效能的评估与通讯共享集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地空导弹战术行动方案的评价与选优属于多属性决策问题。为了更好地评定地空导弹战术行动方案,利用FAHP和改进排列法对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选优,为制定作战行动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9.
刚体姿态控制问题近年来在空间站控制、机器人控制以及飞行控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用误差四元数从动力学和运动学两方面对姿态控制进行全局描述,并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得到基于误差四元数的姿态/速率控制器,结合某压制火炮自动操瞄控制对此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某通信系统中的有线通信模块,采用半实物仿真技术对其进行仿真,论述了基于DSP和USB技术的设计,详细地描述了系统各部分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其调制部分通过按位分析数据并控制8253输出不同频率的方波实现;解调部分通过AD采样并由DSP对数据进行信号处理而实现.同时给出硬件接口设计思路和原理图,最后介绍相关软件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