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运用蔡-吴逐步失效判据和黏聚接触模型建立弯曲加载下的T型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对复合材料T型接头在弯曲加载下的损伤机理和承载能力进行数值模拟。结合静态弯曲加载实验,揭示T型接头在弯曲破坏过程中的四种失效模式。T型接头的弯曲失效载荷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2.
针对INS/GNSS组合导航仿真中捷联惯导系统陀螺、加速度计信号高精度模拟问题,提出基于实际飞行数据插值的动态轨迹解析生成仿真算法。对转换到地心惯性坐标系中的载体姿态、位置和重力场数据进行关于时间的样条函数插值,得到载体坐标系下陀螺角速率、角增量以及加速度计比力积分增量的高精度分段解析表达式。使生成的陀螺、加速度计信号符合载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反映杆臂效应影响,同时与经事后处理的实测GNSS伪距、伪距率等数据特征保持一致。提出四元数约束插值算法,其可满足四元数解析插值时范数为1的约束限制条件。基于某实际无人机飞行数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其完全满足组合导航动态仿真精度要求。该算法也适用于其他高精度高动态导航系统和刚体运动控制仿真中的角运动、线运动传感器信号模拟。  相似文献   
173.
人机智能融合是未来作战指挥变革的关键,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型体系是提升陆军作战指挥整体效能的核心。针对人机关系及其智能融合方式,提出了陆军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型体系框架HAI2OC,构建了人机并行深度态势感知、人机融合智能指挥决策、人机共生自主控制协调和人机平行跨域作战评估四大模型体系,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74.
175.
车用CAN网络瞬态干扰的来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网络结构设计对其抗干扰特性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车内CAN网络被干扰的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对CAN网络上采集到的干扰信号进行研究,结合车内电子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发生电磁干扰的原理,分析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测试验证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干扰发生器施加更大强度的干扰的方法,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安全裕度,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6.
火灾现场物证是火灾原因认定的证据之一,火灾现场物证的提取是关键,不同的火灾物证其提取方法不同,对火灾物证提取要求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线性调频体制微振动散射中心回波的分析,研究了微振动引起的距离像的畸变与振动电尺寸和振动频率脉冲宽度积的关系,解决了stop-and-go准静态模型适用条件的问题.实验结果也可为波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8.
新闻视频中故事单元的相似度计算对于视频浏览、检索和跟踪故事单元等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场景词汇"计算故事单元相似度的方法,将单独的关键帧作为一个完整"词汇",将每个故事单元看作是一系列"场景词汇"描述的"文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场景词汇"的特殊性,并设计了有效的"场景词汇"权重计算方法和故事单元相似度计算方法.实验显示,基于"场景词汇"的故事单元相似度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好地贴近用户感官和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9.
根据人体在电磁场中的感应特性以及电磁波的能量转换规律,提出了基于电磁能的生命探测器设计方案.首先探讨该探测器的理论原理,它是利用电磁波发送和接收的能量转换规律及人体在磁场中的感应特性,研究了人体对电磁场中能量转化的影响;接着利用该原理研制开发了生命探测器,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进入该探测器产生的静电场时,探测器能够正确检测到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0.
研究雷达在脉冲串波形下的微动特征提取,提出了全局法和抽取法2种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波形相关参数的设计,最后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种处理方法均可有效提取微动特征,从而为雷达微动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