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仿真模型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讨论仿真模型库管理技术。从仿真模型库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以关系代数系统实体结构(RASES)框架为理论依据、利用关系数据库进行模型库管理的方法,并给出模型库管理算法的形式化描述及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92.
本文探讨了我军政治工作中无产阶级政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兵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对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就时间而言,军队组织比企业有着更老的资格,无论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里,军队管理都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思想渊源.用历史的眼光透视军队管理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的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粒子群算法的分析,针对其易过早收敛的不足,将遗传算法的变异操作引入其中,并给出了惯性因子的调整方式。在建立维修资源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运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国防动员的内涵、作用出发,探讨了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与国防动员有着紧密的关系,国防动员给标准化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也给标准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难点,得出了面对国防动员,标准化大有用武之地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民用车辆征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如何明确民用车辆征用需求、掌握民用车辆资源潜力、确定民用车辆征用标准、加强征用演练以及做好征用预案编制工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武器装备和主导产业产品的研制和生产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高新技术,使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关系更加复杂,技术协调的难度更大。如此复杂的技术工作,只有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采用大量的有关标准——尤其是技术标准——来规范各项设计、制造行为,才有可能实现研制工作的有序、高效,保证在规定的研制周期内,制造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9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军工企业经营模式已逐步地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在走向市场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竞争也日趋激烈。当今的市场竞争,越发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企业只有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隐藏技术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综述了信息隐藏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模型,进而分析了各种信息隐藏技术及其在网络战中的典型运用,最后展望了信息隐藏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0.
王之娇 《国防科技》2008,29(6):33-36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利益已经延伸到了电磁空间。维护国家电磁空间安全,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从国家安全的构成要素中提炼出国家电磁空间安全所呈现的主要特征,并针对其安全特性探讨了实现我国电磁空间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