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B4C/装甲钢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与散置钎料方法的比较,确定了利用金属网降低残余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金属网的材质和尺寸对网状分割效果的影响,利用Al-Cu相图确定了金属网材质;给出了确定网格尺寸的主要考虑因素,即有效黏结面积、应力峰值和焊缝间隙。  相似文献   
82.
若干正处于计划或实施中的空间物理测量任务较多采用运行于大椭圆轨道上的四面体航天器编队协同完成任务轨道段内地球磁层结构和动力学现象的分布式测量与分析。采用基于轨道根数的相对运动模型,分析了参考轨道根数对四面体性能指标——质量因子和平均边长的影响;假设某一航天器运行于参考轨道,提出了以其他三个航天器的15个相对轨道根数为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兼顾质量因子和平均边长的四面体优化设计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第一阶段MMS任务的四面体构形设计中。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摄动和控制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可以得到任务轨道段内四面体性能保持较优的轨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3.
基于球坐标变换的双星编队伪距相对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NASA的ST -3中自主编队飞行 (AFF)的双星星座 ,讨论利用星载的类GPS高精度的伪距观测数据确定星座之间相对位置和时间参数的问题。在常用的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算 ;特别针对双星编队定位解算几何结构弱、解算结果的协方差矩阵不稳定而无法进行传统协方差分析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球坐标变化的伪距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4.
以斜侵彻过程中的终点弹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给出的阻力函数理论公式和开坑阶段的表面层裂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考虑弹头形状、开坑区深度的斜侵彻深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能够适用不同弹头形状的弹体过载时程曲线计算公式。预测模型得到的侵彻深度和过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弹体与混凝土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和弹丸头部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距离旁瓣抑制滤波器对编码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目标运动条件下的编码信号综合选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最优二进制码相比,对高速运动目标的检测有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86.
在使用马尔柯夫链分析多层防御系统的防御效用值时,发现防御矩阵是否满足乘法交换律将关系到多层防御系统变换部署后的防御效用值,因此有必要对防御矩阵是否满足乘法交换律进行证明。首先介绍了防御矩阵的概念、物理意义、重要性质及计算方法,分析了防御矩阵满足乘法交换律的重要意义,最后综合运用数学归纳法和随机矩阵性质证明了防御矩阵满足乘法交换律的事实,此结论无论对于多层防御系统的防御效用值研究还是矩阵理论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7.
基于分布对象的高性能异步回调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对象技术是分布异构环境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的良好解决方案 ,然而在高性能分布计算领域 (如分布事务处理、分布交互仿真和分布并行计算 ) ,传统调用模型在异步特性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分布对象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因此 ,文章介绍一个新的基于分布对象的异步回调模型 ,着重探讨了该模型的定义、关键实现技术、优化策略和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88.
武器系统方案评价与决策的DEA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武器系统研制方案评价与决策的新模型,设计了其评价指标体系与决策分析步骤,并给出了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89.
大椭圆轨道航天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椭圆轨道航天器在较长轨道周期内运行于远地点上空,因而该轨道多应用于卫星通信、天体观测、空间磁场探测等。上述空间任务所需的多航天器协同运动理论亟待解决。利用运动学方法推导了大椭圆轨道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简要证明了实现长期近距离编队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相对轨道根数对线性化模型精度及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运动模型在轨道远地点处精度较高,适当选择相对轨道根数可设计出满足任务要求的编队轨道。  相似文献   
90.
在高斯光强和光强存在正态随机起伏情况下,研究了一种37单元的曲率型自适应光学系统对低阶Zernike像差的校正效果,并和均匀光强时的校正效果进行了比较.光强为高斯分布时,光强的不均匀性对Zernike像差的校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曲率为零的Zernike像差影响较小,对曲率不为零的Zernike像差影响较大.光强存在正态随机起伏时,对各阶Zernike像差的校正影响较小,曲率为零的Zernike像差的校正效果好于曲率不为零的Zernike像差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在光强起伏不严重的情况下,该37单元曲率型自适应光学系统对低阶Zernike像差可以较好地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