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舰载X波段阵列雷达研究了低角跟踪问题,雷达工作在频率分集模式。利用复反射系数与擦地角的关系建立了多频多径条件下阵列接收信号模型。推导了多频极大似然仰角谱,揭示了多频体制抑制仰角模糊的机理,推导出了仰角谱栅瓣间隔,分析了系统带宽对仰角谱的影响。提出谱峰正确选择概率来度量测角性能,通过仿真研究了SNR、目标仰角对仰角谱估计精度的影响,给定目标仰角条件下得到了满足测角精度要求的最小SNR,最小SNR随目标仰角增加并非严格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112.
测试了国产T300级碳纤维的单丝和复丝拉伸强度,并用Weibull分布来描述碳纤维单丝平均拉伸强度。采用拉挤工艺制备出国产碳纤维复合线芯,测试了国产碳纤维复合线芯的弯曲强度和短梁剪切强度性能。结果表明:国产T300级碳纤维单丝拉伸强度性能达到东丽T300碳纤维水平,且分散性更小;复丝强度略低。国产T300级碳纤维集束性较差,在拉挤抽纱过程中,容易夹纱和起毛。在纤维体积含量基本相同情况下,国产T300级碳纤维复合线芯力学性能与东丽T700碳纤维复合线芯力学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3.
利用STAGE内嵌的标准UDP包控制机制和仿真引擎扩展的定制用户模块,设计实现了基于STAGE的仿真运行框架。设计的仿真控制器利用UDP包向想定管理器和仿真引擎发送控制指令,协调仿真过程,支持多批次仿真运行;仿真引擎扩展的用户模块通过注册控制事件处理函数,按照用户需求替换内置的仿真模型,利用RTC控制器与仿真引擎保持同步;在此基础上,结合多个配置文件完成多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对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脉冲力的瞬间作用会引起攻角和侧滑角的急剧变化,对末修弹飞行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线性化运动微分方程组为数学解析手段,对末修弹脉冲作用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数值仿真表明,采用小扰动法分析弹丸脉冲控制弹丸飞行稳定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5.
舰艇编队航渡过程中面临敌潜艇威胁严重,潜艇伴随护航是最常用的反潜警戒方式。通过建立敌潜艇威胁方位、配置潜艇警戒方位以及警戒效能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发现潜艇伴随护航存在最佳配置距离,且最佳配置距离可用于确定直接伴随护航配置距离、跳跃式伴随护航活动范围,以及不同性能潜艇之间的错位配置距离等,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6.
末段反导指控与作战管理(Command,Control and Battle Manangement,C2BM)系统是末段反导系统的指挥控制中心.在系统分析末段反导系统的组成及末段反导C2BM系统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的末段反导C2BM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和步骤,建立了末段反导C2BM系统的作战视图,对末段反导C2BM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信息交互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可视化建模,保证了对末段反导C2BM系统需求理解的一致性,有效促进了军事人员与分析设计人员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后续的开发夯实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7.
基于控制环的作战网络对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战争的手段和用兵之道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借鉴网络中心战的思想,深入分析了分布式作战网络的生成机制,及其对抗行为的微观和宏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信息时代由信息优势获得作战效能的本质特点,提出了控制环和行动节奏的概念,刻画不同对抗体系信息效能的差异;进而提出了作战网络的对抗模型和度量作战网络的效能指标。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网络结构(传统型、协同式和分布式)、不同攻击模式(随机打击、指控优先打击和度优先打击)对交战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对SAR微动调制干扰效果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微动目标成像的特点,引入了一种基于微动调制的SAR新型欺骗干扰样式,建立了信号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信号的分布特性,并结合干扰自身特点讨论了分布式干扰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战术运用的角度出发,针对微动干扰样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欺骗度的干扰效能评估指标,并结合人工决策模式得到了干扰样式优选的判决条件,该评估方法复杂程度更低,更加易于工程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动调制的干扰样式不仅能够在SAR图像方位向形成虚假目标串,而且通过布站能够对地面高价值军事目标形成有效保护,是一种有效稳健的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复杂背景下雷达弱小目标的检测和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该方法用多级检验判决方法代替常用的两级门限检测,并用传统跟踪技术进行目标位置状态估计,根据估计值与状态值的欧氏距离设计一个惩罚项来改进值函数.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伪航迹,减小计算量,提高对雷达弱小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20.
有源诱饵的极化鉴别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研究了有源诱饵等欺骗性电子干扰的鉴别问题。首先详细分析了干扰机天线为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典型情况下有源诱饵的极化特性,探讨了雷达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而后提出了能够有效表征有源诱饵和雷达目标极化特性之间差异的参量———共交极化比及其峰值、聚类中心等概念和定义,并设计了有源诱饵的极化鉴别算法;最后,结合实测数据,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鉴别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