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51.
三维分布式星载SAR多星联合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小卫星SAR天线面小,存在严重的多普勒模糊,联合处理多颗卫星的回波可以有效消除模糊,实现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以一发双收的分布式构型为例,建立其回波信号模型并分析了两路回波信号之间的关系,在补偿由切航向基线引起的包络差和部分相位差后,得到两路回波信号频谱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根据回波谱之间的关系,设计加权函数,消除了回波的方位模糊,最后采用传统成像算法完成成像.  相似文献   
452.
针对某机载导航系统不能满足高精度导航定位需要的问题,采用了动态信息分配系数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联邦滤波器的INS/GPS/DVS组合导航方案,通过对各子滤波器的信息分配系数进行优化,增强了组合系统的导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充分提取了导航传感器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故障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453.
动态频谱管理是提升战术互联网作战效能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分析了战术互联网以及动态频率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动态频谱管理系统,并详细介绍了动态频谱管理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54.
455.
在对舰艇摇摆状态下垂直发射型舰空导弹发射姿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典型飞行弹道分析的基础上,将导弹运动学弹道分成无控段、初制导段、初末制导交接段和末制导段,根据导弹各飞行阶段的制导特征分别建立了飞行弹道的仿真模型,并对不同发射姿态的导弹弹道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该模型可进一步确定舰艇摇摆状态下,舰空导弹的杀伤区、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及导弹的发射时机,为指挥员进行防空作战指挥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6.
针对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充电结束以后较长的保压时间而产生电压跌落和能量损失,并最终导致脉冲功率电源系统的实际有效储能和储能密度下降这一实际问题,基于一种高压大容量脉冲电容器电压跌落的实验数据,分别从电导特性、自愈特性、极化特性及其与能量损失的相关性出发,推导了介质薄膜电导率与电压跌落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电导率测量实验,推导了自愈能量与电压跌落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寿命实验,阐述了松弛极化与电压跌落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介质泄漏、自愈以及松弛极化在电压跌落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9.64%、11.75%及58.35%,导致所研究电容器电压跌落的主要因素是松弛极化。  相似文献   
457.
网络中心战表现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注重应用信息时代理论和技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军事行动的任务效能.从顶层概念和价值链等角度介绍了网络中心战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网络中心作战概念框架";从系统核心能力的角度出发,借鉴网络中心作战概念框架,提出并分析了支持网络中心战的C4ISR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5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DEA方法的信息化部队作战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信息化部队作战能力,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与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的应用,提出了信息化作战部队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初步评估,构建了适合于能力评价的DEA模型,研究了评估结果的相对有效性,实例证明,该方法在综合评价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9.
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0.
针对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信号提出基于序列检测的早迟环定时同步,利用维特比算法的幸存度量构造定时误差估计器。根据误差估计的S曲线和方差,优化定时误差捕获范围和估计精度、消除环路假锁点,同时利用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的脉冲幅度调制分解对定时误差估计器进行简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早迟环定时误差捕获范围最大可达±0.5个符号周期,估计精度在中低信噪比下能够接近修正的克拉美罗界,在高信噪比下也有较好的估计性能;当早迟环定时支路的分支度量简化至最大似然序列检测的1/8时,对多进制、部分响应的多指数连续相位调制信号,造成的解调性能损失小于0.5 d 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