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计算机立体视图绘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三维计算机立体图形绘制、显示技术的发展,使逼真地、立体地重现自然成为可能。现在立体显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象、应用科学、可视化工程、虚拟现实和模拟训练教育等方面。确定正确的立体图象投影模型是利用计算机产生逼真图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立体显示基本原理及立体观察的几何模型并概述了影响计算机立体图象绘制和显示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论述了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就实践语篇教学、适当采用双语教学、鼓励学生背诵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3.
本文首先从碰撞几何关系角度建立了直接碰撞毁伤来袭弹头内所有子弹头的碰撞毁伤模型,并得出了碰撞弹坑需求;其次从碰撞能量角度建立了直接碰撞产生的动能与对弹头造成侵彻弹坑的关系。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碰撞精度与弹目交汇速度、KKV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为KKV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N元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解调信号的最低可见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解调N元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时的偏振衰落问题.运用邦加球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利用简化模型,通过详细的理论分析,得到优化控制下阵列传感信号最低可见度的下限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并详细分析了仿真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根据光通讯无源器件和激光探测仪器对光学薄膜的特殊需求,采用解析法和自动优化法综合设计了高隔离度的干涉截止滤光片,分析了膜厚改变2%对设计膜系的透过率曲线的影响,通过莱宝APS1104镀膜机对所设计的膜系进行了实际镀制,获得了性能优良的高隔离度截止滤光片.  相似文献   
36.
对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原始turbo码提出了改进方案:用BCH码做外码、turbo码做内码组成一种新的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提出了相应的全面迭代最大后验概率(MAP)译码算法.推导了级联码的不可检测错误概率.对SCCC码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CCC码在高信噪比时降低了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可适用于军用光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7.
特高频(UHF)频段由于其良好的通信性能,正愈发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卫星通信,尤其是卫星移动通信,然而由于该频段信道所受干扰和固有衰落的限制,UHF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如何提高系统通信容量及在干扰环境下的信道可用率是目前UHF频段军事卫星通信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文章在分析UHF频段卫星通信特点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具有良好性能的低密度校验码(LDPC)码和连续相位调制(CPM)方式,并结合UHF频段的卫星信道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对策——LDPC+CPM+FH的串行级联通信方案,最后对方案进行了建模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38.
针对军用工程机械遂行构筑急造军路任务过程中,面临的多型装备、多种任务、多点同时作业的机群配置难题,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军用工程机械机群优化配置模型,并运用改进的离散粒子群算法得出最优的配置方案.实例分析表明,该机群优化配置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提出军用工程机械机群优化配置方案,为充分发挥军用工程机械的保障能力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9.
The use of a shaped liner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 new means of forming je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jet formation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we considered the current skin effe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loading and established a coupling model of"Electric—Magnetic—Force"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jet formation under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 jet form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conical and trumpet liners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iner collapse under electromagnetic force, jet generation, and the stretching motion were performed using an ANSYS multiphysics processor. The calculated jet velocity, jet shape, and depth of penetration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a relative error of less than 10%. In addition, we calculated the jet formation of different curvature trumpet liners driven by the same loading condition and ob-tained the influence rule of the curvature of the liner on jet for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ANSYS multiphysics numerical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alculate the jet formation of liners driven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and in a certain range, the greater the curvature of the liner is, the greater the jet velocity is.  相似文献   
40.
改善Al对B4C润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金属Al的特性及其与B4C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理论上分析Al对B4C的润湿性,分析理论润湿性与实际润湿性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寻求改善Al对B4C润湿性的方法和工艺,发现升高温度可以改善润湿性,温度由1 050℃升至1 100℃时,润湿角θ由52°降至23°;在Al中添加小量Mg后,真空1×10-3Pa,温度1 100℃×3 h时Al对B4C润湿角由原来的23°降至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