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最大熵正则化构造了一种新的稳定的带限信号正则外推算法。当噪声δ(t)∈L~2[—T.T],其误差能量为δ,而且当δ→0时,所求得的正则化解将在(- ∞,∞)内一致收敛于问题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一种计算状态电子密度的超分辨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在Fourier变换的基础上,引入高频滤波器函数H(ω,α),经滤波处理后,再取Fourier逆变换,得到近似解。此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噪声干扰,且计算复杂性较低,文中给出了算法,证明了收敛性,最后给出了计算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3.
提出了用变形的Fourier部分和来代替Fourier级数将输入数据光滑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稳定地解某些不适定的问题,如给定函数的近似,求函数微分的问题;Laplace方程Cauchy问题;时间逆向热传导方程的Cauchy问题等。  相似文献   
94.
S.Ginsburg和G.F.Rose在[1]中利用可定义集合及顺序可定义集合的概念,得到了cfl(上下文无关语言)和sl(顺序语言)关于gsm(广义顺序机)和csm(完全顺序机)的制定问题之不可解性。本文用更初等的方法,不仅得到了ll和sl关于gsm和csm的制定问题之不可解性,而且还得到了ll(线性语言)和sl关于置换和同态的制定问题之不可解性,顺便还得到了ll和sl关于补运算的不封闭性。我们首先引进一些概念和记号。注意,凡是文中没有说明的概念和符号,都可以在[1]和[3]中找到。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编写线性网络状态方程的方法,优点是不必列写任何方程式,尤其是可以省略消去非状态变量的复杂计算过程。提出一种用检查“量纲”的办法来核对计算结果,以便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求解矩形薄板弹性弯曲问题采用先建立微分方程的一般解,然后根据问题的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这样求解比采用迭加法求解要简单容易。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动目标显示雷达改善因子的自动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新型的全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它能在雷达的中频上叠加频率范围为±70kHz、量化间隔为0.5Hz的多普勒频率。  相似文献   
98.
本文提出了雷达角跟踪系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暂态特性测试法。文中介绍了该检测方法的原理及由CCD摄象传感器件、单片微机等组成的检测设备。分析了实验结果,讨论了提高检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
本文根据力的叠加原理,采用拆杆拆副法,对一平面闭式多杆步行腿机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力分析,得出了一个运动循环内原动曲柄的输入力矩及各运动副处的约束反力线图,为该机构的驱动、控制及进一步的改型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计算依据。线图分析表明:该机构节省能量,力学性能较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提出了一种运用功率累积和与n 维随机向量相关度量监测刀具磨损的新方法,即通过计算刀具三向振动加速度的相关度量系数,主轴扭矩或某项振动加速度的功率累积和综合监测刀具的磨损、破损以及刀具磨损的程度。该法在简单性、可靠性等方面比以往提出的方法有较大的进步,因而使得本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文中对该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严格的证明,并给出了实验论证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