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对分布式雷达仿真系统的框架、功能组成和模拟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论述了雷达仿真分系统的实现方法、模块组成和接口关系。对分布式仿真中系统集成的难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综合运用网络通信、内存映射、对象动态生成和对象类型识别等技术手段,自主开发了一套用于分布式仿真系统的集成开发框架-ITFrame,有效解决了分布式雷达仿真中的网络...  相似文献   
352.
针对战斗机协同护航任务的调度规划问题,以油料、弹药、飞行员工作量和保障人员工作量的相对均衡为目标函数,在确保护航任务完成的约束下,建立护航任务均衡分配优化模型;根据战斗机寿控件状态,建立指标体系评估战斗机状态,形成战斗机状态的优先级队列,从而构成战斗机值飞选派模型;仿真算例分析中,采用贪心搜索算法进行求解,给出1周的战斗机护航调度方案.在此方案下,油料消耗相对均衡率0.335、航材消耗相对均衡率为0.149、弹药消耗相对均衡率为0.129,说明护航任务分配均匀,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353.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性在实际应用环境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易对其进行高精度轨迹跟踪,提出一种滑模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系统整体采用内外环控制思想,将位置部分作为外环子系统,将姿态部分作为内环子系统,对两部分分别进行控制器的设计;通过运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判断控制算法是否能够使系统最终达到渐进稳定;最后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54.
航空集群作战系统通过自组织机制与行为调控机制的有机耦合,产生了新的作战能力,具有能力涌现特点.为评估集群系统作战效能,在机群作战效能评估理论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无人-有人机协同作战集群效能涌现模型.结果表明,作战环境威胁越高,集群作战能力的涌现效果越明显,且随着等级的不断提高,能力的涌现不断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逐渐减缓.该方法的应用可为评估航空集群系统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提供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355.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conoidal fracture damage caused by a high-speed fragment-simulating projectile in titanium alloy layer of a composite armor plate composed of titanium- and aluminum-alloy layers, the ballistic interaction process was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ased on the Tuler-Butcher and GISSMO coupling failure model. The simulated conoidal fracture morphology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 image. Further, three main damage zones (zones I, II, and III) were identified besides the crater area, which are located respectively near the crater area, at the back of the target plate, and directly below the crater area. Under the high-speed-impact conditions, in zone II, cracks began to form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of crack formation in zone I, but crack formation in zone III started before the end of crack formation in zone II. Further, the damage mechanism differed for different stress states. The microcracks in zone I were formed both by void connection and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zone I, the stress triaxiality ranged from-2.0 to-1.0, and the shear failure mechanism played a dominant role. The microcracks in zone II showed the combined features of shear deformation and void connection, and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the stress triaxiality was between 0 and 0.5 with a mixed failure mode. Further, the microcracks in zone III showed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void connection caused by local melting. During the zone III formation, the triaxiality was 1.0-1.9, and the ductile fracture mechanism was dominant,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phenomenon of spallation.  相似文献   
356.
为使地空导弹兵模拟训练系统获得的目标机动轨迹更加贴近实战、更有依据性,考虑对演习训练产生的轨迹数据进行分析,设计了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针对有噪声数据的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预分类的DBSCAN改进DTW(Dynamic Time Warping,动态时间归整)聚类算法来分析机动轨迹.并与未预分类的DBSCAN改进DTW聚类算法进行对比,发现其运行效率和分类准确度方面均较优.同时分析了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参数对分类效果的影响,发现数据规模越大,DBSCAN预分类的DBSCAN改进DTW聚类算法的优势越明显.通过仿真得到了使DBSCAN预分类的DBSCAN改进DTW聚类算法发挥最高效率的参数.  相似文献   
357.
The permanent magnets will be irreversibly demagnetiz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velocity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ing. In this study, the magnetic field induced by eddy currents and the self-demagnetizing field of permanent magnet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gether for demagnetiza-tion analyse.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s used to express the eddy currents demagnetization.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being expressed as the index of the air-gap width, the inner cylinder thickness, iron pole axial length and the permanent magnet demagnetiz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by magnetic path analysis to represent the self-demagnetization effect and the demagnetization extent. 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 (EMB) prototype is tested under intensive impact loads of different strength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ccuracy of the nonlinear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verified by demagnetization on damping force,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Finally, high-velocity demagnetization and high-temperature demagnetization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相似文献   
358.
航天器测试网络是航天器自动化测试运行、测试数据监测分析等测试业务运行的信息通道,它的性能将极大影响航天器试验测试效率与试验数据的应用效能。针对传统航天器测试网络存在的物理独立部署、人工迁移、存在数据孤岛以及无法高效交换共享的不足,本文参考借鉴软件定义网络技术,设计了基于虚拟局域网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软件定义航天器测试网络。该测试网络技术具备良好的软件重构、区域隔离、测试信息汇聚共享性能,能够通过软件重构,自动化迁移部署航天器测试网络;通过网络区域逻辑隔离,确保各航天器测试指令运行区域受控、安全;通过全局测试数据汇聚实现多航天器测试数据的交换共享,从而有效解决了航天器测试网络快速部署、测试指令安全运行与测试数据交换共享的问题,有力推动了装备试验数据工程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59.
“太空安全战略”专题编者按 组稿专家:杨乐平(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以美国重建太空司令部与天军独立为标志,国际太空领域战略竞争与军事对抗日益加剧,太空前所未有地应用于军事与安全,太空安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解未来太空安全发展和主要国家太空安全战略动向,深化太空安全战略研究,《国防科技》编辑部于2021年6月启动“太空安全战略”专题征文活动,国内相关学者积极投稿,经专家遴选,本期发表入选稿件6篇。来稿内容涵盖未来30年太空安全发展预测、美国太空安全最新发展、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欧盟太空安全政策、日本太空安全战略以及印度太空力量发展等主题,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国际太空安全领域的最新发展与战略动向。从长远看,随着地球以外人类活动的增加、太空新经济蓬勃发展和太空创造财富规模不断扩大,水平大幅提升,太空将超越陆、海、空成为国家安全最重要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太空安全战略研究学术价值与影响较大,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60.
针对空战中飞机如何根据实时态势进行快速智能决策问题,提出基于改进DDPG算法的空战行为决策框架(Air Combat Behavior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on Improve DDPG,ACBDF_DDPG).框架中的主要改进如下:1.设计一种针对动态目标的嵌入式人工经验奖励机制,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