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特征选择是模式识别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已知类标号的样本集合,从特征的分类信息和特征间相关性2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增益和相关性的判定树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是一种有监督方法,先采用信息增益度量特征的分类区分度,采用相关系数度量特征的冗余度,然后建立判定树,则树中的节点即为选择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2.
基于区间数的DS证据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S证据理论的应用过程中,命题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传统DS证据理论中基本概率赋值函数的取值为[0,1]中的单点值.在很难准确将证据所支持命题的基本概率赋值表示为[0,1]之间的单点值时,可以用区间数形式来表示命题的基本概率赋值.在建立符合运算封闭性的区间数广义求和与广义乘积算子的基础上,定义了基于区间数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信任函数以及似然函数等重要概念,给出了证据合成规则,进而提出了基于区间数的DS证据合成方法.计算实例表明,与传统DS证据合成方法相比,基于区间数的DS证据合成方法具有更灵活的应用特性和更小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53.
建立了道路选择模型和车辆分配模型,并在这2个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战时战区级弹药补给模型。  相似文献   
54.
提出了两步选址法:应用需求势能理论并基于维修需求和路程两项主要指标构建装备抢修分队选址模型。计算得到次优选址区域后,从中选出若干备选点,再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符合实际的最佳选址点。实例分析表明:两步选址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5.
对防火玻璃及防火玻璃隔墙的应用标准、技术要求、设置范围以及在建筑工程防火设计和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在视频编码的DSP各种优化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MS320C6201的H.263视频图像编码实现方案.根据H.263编码算法的并行特性,充分利用C6201芯片的并行处理能力,对核心视频编码算法、DMA数据传输和内存分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实现了H.263标准视频图像的高效实时压缩.  相似文献   
57.
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生存能力进行评估是一种有效的分析评估手段.利用HLA架构下的仿真理论设计了基于未来战场环境的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仿真评估软件系统,并根据总体设计框架给出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在两次连续打击模式下的生存能力评估作战联邦实例,联邦设计具备扩展到评估敌我双方实施多武器攻防的能力,便于全面考察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在复杂真实战场环境下所具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8.
采用超声冲击处理工艺对22SiMn2TiB装甲钢试样进行了表面冲击强化,采用四点弯曲加载装置将处理和未处理的试样在3.5%NaCl溶液中进行了150 d的应力腐蚀试验。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测定了应力腐蚀试验前试样表面的残余应力,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处理后试样的断面组织。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引起的残余应力和断面组织变化对改善装甲钢抗应力腐蚀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和表层晶粒细化可以大大提高22SiMn2TiB装甲钢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9.
小型移动电站并列过程中的频率测量是实现其并列的基础和关键。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小型移动电站并列过程中的频率测量方案,分析了其测量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硬软件的实现以及实验。该方案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采用专门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407A,具有精度高、实时性较好的优点,能够较好地满足小型移动电站在并列过程中对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结论,该方案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针对扭转导波对小管径弯管的检测问题,分别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使用ANSYS软件模拟扭转导波在弯管中的传播;设计一种针对小管径管道的磁致伸缩扭转导波检测传感器,并对弯管进行检测,建立该传感器的导波激发和接收模型,利用理论模型对实验信号进行解读。研究结果表明:T(0,1)模态导波在小管径管道弯头处发生模态转换,部分T(0,1)模态转换成F(1,1)模态,F(1,1)模态具有方向性,垂直于弯头拱背-拱腹方向;模态转换会造成检测信号的双端面反射现象,第二个端面回波与第一个端面回波幅值比随频率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传感器激发出的纵向磁致伸缩力会导致实验信号中出现少量纵向模态导波。研究结论为磁致伸缩扭转导波对小管径弯管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