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11.
水面舰艇防空火力兼容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火力兼容是水面舰艇对空防御火力使用上的难点之一。在描述了舰艇防空火力兼容的五条使用原则的基础上,从时域和空域两个方面,通过对舰空导弹、中口径舰炮和小口径舰炮使用时机与安全爆炸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水面舰艇防空火力的兼容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防空作战效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开进方案的优选对开进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原理,依据开进目的确立了到达指定地点的时间准确程度和我平均战斗损失率两个指标,从地形状态、我方和敌方的角度分析了开进方案的影响因素集,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坦克分队开进方案灰色优选模型,达到了对方案进行排序和优选的目的,为指挥员实施开进行动的科学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在对潜搜索中,针对搜索兵力武器装备战技性能的优劣、指挥人员的军政素质的高低、水文气象条件的好坏等因素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特点,为了取得最佳的搜潜效果,需要根据时间变化给不同的作战单元分派不同的作战任务.将整数规划与灰色模型相结合,建立了对潜搜索的灰色整数规划模型,给出了检验方法和求解步骤,并举例分析说明.经验证,该模型精度等级较高,且能使各作战单元的搜索效率达到最佳,因此,可资对潜搜索兵力分配时借鉴.  相似文献   
114.
针对对付现代日益发展的空袭手段的一种有效方法--弹炮混编防空布势中存在的防空武器种类繁多,兵力分配复杂,难以充分发挥各自效能的问题,建立了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动态规划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运用拉格朗日降维法进行降维,将三维降为二维.经防空作战的实例验证该算法不但能将两维降到单维,而且还可以将多维降到单维,能节省计算机的内存使用率,提高仿真计算的速度,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指挥决策实时化的要求且分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一种基于瞬态信号检测的累积和序贯检测器,其检验统计量由归一化匹配滤波器输出决定,受到声纳方程估算的信噪比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的虚警和检测性能,并和归一化匹配滤波器作了比较.海试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性能优于归一化匹配滤波器,并且对混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6.
针对现代化作战条件下装备损坏率预计这一难点问题,运用兰彻斯特方程和可靠性工程理论探讨解决的途径.着眼于影响战时装备损坏的内外部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提出一种基于装备可靠性和多兵种作战的兰彻斯特方程的装备损坏率预计方法,并举例验证.该方法将经验计算和模拟计算相结合,满足了未来作战维修保障精确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7.
一种与连续相位调制相适应的信道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Rimoldi提出的分解方法为基础,文中介绍了一种与连续相位调制CPM(Continuous PhaseModulation)相适应的环卷积编码技术,该编码与CPM内在编码具有相同的代数结构,文中给出了两者结合后的常用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搜索,以最小欧氏距离最大为目标,得到了一些典型参数下最优的编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环编码后CPM信号的误比特性能有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8.
分析了用同-本振对两路存在相对时差的信号进行变频时引入新的相差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位补偿时延估计算法,与传统的存在相差的时延估计方法相比,新方法将传统的对相差和时差的二维搜索改进为单纯对时差的一维搜索,大大地提高了运行效率,巧妙地解决了变频引入相差条件下的时延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9.
根据人体在电磁场中的感应特性以及电磁波的能量转换规律,提出了基于电磁能的生命探测器设计方案.首先探讨该探测器的理论原理,它是利用电磁波发送和接收的能量转换规律及人体在磁场中的感应特性,研究了人体对电磁场中能量转化的影响;接着利用该原理研制开发了生命探测器,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进入该探测器产生的静电场时,探测器能够正确检测到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0.
MFC框架下的多通道视景仿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布式Vega Prime的仿真技术,结合MFC的多线程机制,解决了在视景仿真系统中大场景的显示问题,实现了大场景仿真的多通道显示及各个通道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同步,外界输入设备对视景仿真的控制,并通过在工程应用中的实践,证明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