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一类描述催化反应的flickering现象的动力系统,应用Melnikov方法对三种不同情形分别给出了系统存在次谐分枝的某些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2.
本文研究了某些化合物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影响。实验发现,硫化镉是一种较好的降低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压力指数的添加剂。当硫化镉与其它燃速催化剂混合使用时,在提高推进剂燃速的同时,仍能达到较大幅度降低燃速压力指数的目的。最后应用差热分析方法对硫化镉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改进光路的矢量追迹公式入手,给出一个包含光学系统偏心量在内的矢量追迹公式,从而编制出一种精确计算光学系统三维偏差对全像差影响的通用程序。利用这个程序可以得出涉及光学系统偏差对像差影响的各类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84.
本文研究了用二甲基二氯硅烷和二苯基二氯硅烷的混合物与金属钠反应,制取可溶性的二甲基硅二苯基硅共聚物。结果表明:共聚物产率随两单体配比的接近而增大,分子量随二苯基二氯硅烷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单体配比相近时,反应时间基本上不影响共聚物的分子量硬组成含量,但在反应初期共聚物产率随时间而增加;反应温度对共聚物产率、分子量基本上无影响;共聚物呈无定型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85.
本文根据力的叠加原理,采用拆杆拆副法,对一平面闭式多杆步行腿机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力分析,得出了一个运动循环内原动曲柄的输入力矩及各运动副处的约束反力线图,为该机构的驱动、控制及进一步的改型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计算依据。线图分析表明:该机构节省能量,力学性能较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本文给出了大规模控制系统的一种新的综合LQG/H_∞模型降阶方法。该方法同时兼顾了系统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使得对于在状态空间形式下的大系统的降阶既尽量保持原系统的频率特性,又具有与原对象更为接近的最小二次误差。  相似文献   
87.
本文研究了二甲基硅二苯基硅共聚物(P(DMS-CO-DPS))的紫外光谱。文中得到了共聚物主链Si-Si 链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及摩尔吸收系数与其分子量的定量关系;发现共聚物在高浓度(约大于0.03g/1)的条件下,在λ=325nm 处有一位置不变,吸收大小与共聚物分子量、浓度有关的吸收。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介绍空间飞船再入段最优制导方法。纵向制导采用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的线性系统,得到最优控制规律。侧向制导利用庞特里亚金最小原理,得到最优开关曲线。结果表明,这些控制规律优于Rodney C.所介绍的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8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光弹贴片中主应变分离的新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贴片上钻小孔,取孔边沿两个主应力方向的条纹级数比近似等于主应变比进行主应变分离的。文中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推导出一近似公式,并得典型实验验证。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使用简便,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了三维空间中高斯束法有关应用公式,研究了高斯束的性质,阐述了高斯束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规律及其在界面上的反射规律。文中还探讨了高斯束初值的选择及其反射后的相位补偿问题,为高斯束法在三维空间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