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881.
针对在未来陆战场复杂多样的局势下,坦克应具备对敌目标实时准确威胁评估的能力。基于客观的熵权法和模糊的集对分析方法,提出坦克的战场威胁评估方法。能够在基于客观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熵的概念来决定威胁评估的权重分布,在评估过程中考虑到评估自身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采用区间数的形式,利用模糊的集对分析方法,进行评估过程中的计算,达到简单快速的计算过程。经应用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具备相当准确性,评估结果合理,评估方式灵活实用,可满足评估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882.
针对目前无人机基于前方交会对目标定位精确度低,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方交会的无人机航摄影像定位方法。对所有航摄影像进行特征匹配,得到影像间关系。提出航线定向与坐标系建立法,来实现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自动建立。提出了基于图像变换关系的前方交会法,来实现目标点的三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解算航向,并且定位精准度较高。  相似文献   
883.
为了降低管路压力波动带来的振动和噪声,气囊式压力波动衰减器被广泛用于吸收管路压力波动。首先,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了衰减装置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然后,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技术,对气囊变形的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流体波动频率与衰减器固有频率一致时衰减效果最好,仿真结果和理论推导结果一致;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搭建实验平台,对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内容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基本吻合,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气囊式压力波动衰减器参数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4.
针对船用核动力装置主蒸汽管道破口大小依照监测参数的变化很难有精确估计的问题,首先使用了支持向量回归(SVR)对破口大小进行了判断,将破口大小作为诊断模型的预测值;然后,使用迭代退火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的训练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与未优化的模型进行了对照。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诊断模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885.
为解决多分支管路系统中驻波效应给管路脉动有源控制效果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随着分支管路之间切换管内驻波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驻波变化给脉动有源控制效果带来的影响;然后,依据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单次级源+多误差传感器"的系统架构,并在控制算法中增加了误差传感器选择匹配的环节,以达到较好的脉动控制效果;最后,搭建了实验系统,进行了脉动有源控制的实验,并对比了系统改进前后脉动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6.
887.
888.
针对混响及噪声环境下的多声源定位与计数问题,引入局部信噪比追踪及相关性检测模块,提取出传统广义互相关角度谱中受噪声及声源互扰影响较小的时频支撑域;同时引入双宽度匹配追踪方法替代传统的峰值搜索,改进后续定位与计数的精确度。仿真研究验证了综合应用滤波后的角度谱及双宽度匹配追踪的多声源定位与计数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在较低信噪比、较强混响以及较多声源数的环境中更加精确及稳健。  相似文献   
889.
赵辉 《国防科技》2018,39(6):040-043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物化出全新的武器装备。文章分析世界各军事强国在感知装备、主战平台、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对抗装备、太空及新概念武器等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呈现出的全新发展态势。它推动军事领域深层次变革,对现代战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0.
钟文丽  赵金辉  杨筱 《国防科技》2018,39(5):043-047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颠覆性技术涌现创造了新的机遇,推进颠覆性技术发展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选择。文章简要分析了主要国家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做法,从历史视角回顾了颠覆性技术发展对人类战争形态演变的历程,系统阐述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颠覆性技术发展创造的新机遇及其发展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提出加快推进我国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