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3篇
  免费   4518篇
  国内免费   76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617篇
  2012年   731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97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旋转弹在地磁空间运动时的环境条件,提出了基于零交叉点原理测量弹体磁方位角的模拟试验方法,并在不同的方位角、传感器倾角和转速等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零交叉点原理可以实现弹体在地磁场中的角度测量,精度基本控制在±3°的范围内,并可进一步减小误差,但该原理也存在测量盲区,盲区范围与传感器倾角有关.  相似文献   
99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同时其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备受瞩目。在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特点的基础上,对高层建筑火灾中涉及防火设计、灭火救援、人员疏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93.
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在消防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角色模型的创建、消防员个性化动作数据的捕捉和处理以及利用该数据对模拟训练场景里消防员的驱动,探讨了如何将三维运动捕捉技术应用于消防模拟训练中。结果表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应用为解决消防模拟训练场景中虚拟消防员实时动画问题,人员疏散的视景仿真问题等探索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借鉴"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把建设工程中的消防设施、器材的原理、使用、维护等介绍给建设工程的管理者,以保证消防设施、器材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95.
结合大空间建筑的消防特点,对防火墙与防火卷帘、普通闭式系统、雨淋系统等传统大空间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大空间建筑新型智能型消防灭火系统的优越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一起亡人火灾事故的现场勘验、调查、物证鉴定和事故认定过程的叙述,阐释了亡人火灾事故的调查和认定方法,并对电气火源物证的识别、提取、鉴定和运用作了详实说明。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研究有孔腔体电磁特性的一种算法: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用FDTD方法对带孔缝机箱的电磁屏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从而验证该方法对有孔矩形腔屏蔽效能计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8.
大型活动的性质、规模、级别、观众数量、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以及治安情况等因素,都影响着大型活动举行期间的道路交通和安全保卫任务。通过对大型活动观众出行分布预测方法的研究,结合实例得到大型活动观众出行分布情况,同时分析其对武警部队部署执勤警力的影响,为安保工作提供预案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9.
提出了一种新型树状分形超宽带天线。采用共面波导馈电,通过加载分形缝隙,使天线的阻抗带宽大幅提高。给出了天线回波损耗、方向图和增益结果。对2阶分形天线进行了加工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带宽达到3.5~8GHz,相对带宽为70%。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为超宽带小型化天线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平凡的世界》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我国改革前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的转变历程,刻画了老一辈人与新一辈人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苦难。老一辈人对苦难更多的是一种认同感,以及深层心理中形成的宽容的生活哲学。而新一辈人经过苦难的炼狱以后,更多的是对苦难的超越,对生活中正当愿望被嘲弄与压抑的反抗。苦难在浅层意识上是不幸的象征,但通过作者情感的深度参与,已被赋予更深刻的关学内涵:在苦难中可以展现人性之美,苦难可以成为腾飞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