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作战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目标探测、引导攻击、武器使用效果等模型,并给出了仿真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计算机仿真流程.所建立的模型和采用的方法对海军其它作战样式的计算机模拟仿真也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12.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向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航向测量误差分析的方法,测量模型由2台全站仪组成.通过最佳保留策略和带约束条件的遗传算子,保证该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仅为整个搜索空间的0.03%,该模型在现有码头条件下航向测量的精度可达到4″,满足对舰船导航设备高精度航向标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3.
统计能量优化设计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设计变量表示统计能量法参数,建立统计能量法方程解得结构各频段能量值,用能量值表示目标函数,基于此建立基于统计能量法声振优化设计模型.对一个由两子系统构成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表明,由于能量随频率变化的光滑性,基于统计能量法的模型很适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14.
船舶动力机械混合隔振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了混合隔振的原理,揭示了混合隔振的实质就是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隔振系统的多目标联合优化问题.针对船舶中常用的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混合隔振优化设计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隔振技术在船舶动力机械隔振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15.
对现有的软件维护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包括软件维护性度量分析方法、软件维护性指标分析方法和软件维护模型分析方法.针对面向对象的软件维护性的研究现状,在美国空军软件维护性评估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面向对象的软件维护性的定性分析规则与指标,对于提高软件的维护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6.
弹炮混编防空群机动部署方案优选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条件下的反空袭作战中,弹炮混编防空群机动部署是相对传统防空作战中固定部署方式的一种新的部署方式,结合数学模型来确定机动部署的原则及部署方案的优化与评估。  相似文献   
917.
一种基于离心雾化的新型热喷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热喷涂技术——离心雾化转移弧等离子喷涂技术(CAPTAS),阐述了该技术工作原理、设备以及熔融粒子的离心雾化机理。观察了采用该技术所制备的涂层微观组织结构,通过能谱仪对该涂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与传统的电弧喷涂涂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APTAS技术制备的涂层具有和传统电弧喷涂涂层类似的扁平化层状结构,但粒子大、变形小、氧化物含量低。  相似文献   
918.
压力板仪配套及SWCC试验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压氮气瓶、压力控制箱及精密电子天平等器件,对从美国土壤水分仪器公司进口的压力板仪核心部件进行了配套完善。介绍了配套后的压力板仪土-水特征曲线测试系统的结构组成与特点,对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用配套的压力板仪测定了宁夏原状自重湿陷性黄土、北京原状粉质粘土和小浪底防渗斜墙重塑黄土类壤土等3种土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19.
朱翼 《国防科技》2021,42(4):4-9
发展值得人类用户信任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影响人机合作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人机合作中信任的研究主要来自于计算机领域,侧重于研究如何构建、实现和优化人工智能系统面对特定任务的计算能力与处理能力。针对"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如何准确测量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等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人类用户参与的实证研究或实验研究中缺乏严谨的行为科学实验方法。本文回顾了行为科学领域中对人际信任的研究方法,在人机合作框架下,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信任关系,梳理了人类个体对人工智能系统信任态度的影响因素。希冀该研究成果能够为构建人机合作中的信任度计算模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0.
目的:探讨不同游戏方式下的暴力网络游戏对不同攻击性特质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攻击性特质问卷、词汇决策任务和竞争反应时任务对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和实验研究。结果:在不同游戏方式下,被试表现出的攻击性认知和行为存在显著差异(F(2,52)=4.41,P<0.05;F(1,52)=50.06,P<0.001)。高、低攻击性特质者在游戏后的攻击性认知和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F(1,52)=15.25,P<0.001;F(1,52)=82.35,P<0.001)。结论:不同游戏方式下的暴力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不同的影响,相比竞争游戏和单人游戏,合作游戏是一种较好的游戏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大学生,特别是高攻击性特质大学生的攻击性认知和行为。此外,暴力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