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文中介绍了CompactPCI总线的地址映射机制,分析了基于VxMP实现多处理机间通信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利用互访共享内存实现通信的方法,给出了测试结果,并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32.
DIS系统中实时通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DIS系统实时通讯的要求 ,以UDP通讯协议为基础 ,结合采用多线程技术 ,给出了一种实时通讯方法 .经模拟试验表明该方法在WindowsNT环境下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33.
针对衰落信道下的精确时间测量,给出基于正交频率码分复用技术的高精度时间测量算法。在不降低最大不模糊时间的前提下,通过时间延时、信道衰落、相位噪声参数的联合迭代估计,有效克服了频率选择性信道的衰落与相位噪声对时间测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联合迭代算法提高了时间测量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性能。  相似文献   
34.
目标定位是雷达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之一,提出了机载探测时的地下目标定位方法-多点测量方法.在建立电磁信号从机载雷达到地下目标传播路径模型的基础上,该方法利用合成孔径技术中多点测量的特点,利用机载探地雷达在不同位置的回波时间,建立并求解包含目标信息的方程组,实现机载条件下探地雷达对地下目标的定位.同时得到了地层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地层研究提供了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结构响应识别作用在齿轮箱上激励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响应信号与激励之间的映射模型。通过单级齿轮箱上所做的试验数据表明 ,这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识别齿轮箱载荷的方法是可行的 ,并且 ,经过训练的网络模型在齿轮箱载荷识别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快的收敛速度和很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6.
利用N阶幻方设计一种具有低相关特性的交织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rbo码是近年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而交织器的设计则是Turbo码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数学中的N阶幻方设计了一种交织器,给出了交织方案。并利用相关特性分析了其交织性能。  相似文献   
37.
单层结构陶瓷天线罩材料的宽频透波性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天线罩对宽频带透波性能的要求,采用传输线理论,建立了单层结构天线罩平板材料透波率的计算方法.对单层结构天线罩材料的介电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在2~18 GHz频带,0~40°入射角范围内满足透波率要求的最优介电性能参数.设计结果表明,当材料的介电常数ε≤3.0,损耗角正切tanδ≤0.02时,具有最佳厚度的...  相似文献   
38.
常规虚拟变换技术用于波束形成时,受变换区域影响较大,在区域选择不当时甚至会引起整个方向图的严重畸变,并且零陷也过浅.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虚拟阵列的方法,给变换矩阵引入干扰方向信息.利用该方法形成波束时,能稳定地形成对准期望信号,并且有较深的零陷和较好的旁瓣抑制效果.在小快拍数和小阵元数时仍然具有良好的波束保形能力.理论分...  相似文献   
39.
在重叠一半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叠因子的概念、推导并实现了在重叠因子任意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高效结构.与重叠一半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相比,这个结构通过减小重叠因子使最大抽取因子至少提高了50%,从而大大减轻了对后续处理速度的要求.另外还探讨了重叠因子和系统运算量之间的关系,为重叠因子的选取提供了依据.最后,...  相似文献   
40.
为了实现光纤陀螺的小型化,从其核心光路部分入手,提出了采用0.85μm波长方案,并对0.85μm波长光学元器件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工作机理,进行了光路元器件的小型化;结合相关技术对光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光路小型化。经验证,光路小型化后能满足系统应用的要求,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对光纤陀螺工程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