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下探雷声纳作用距离难以有效确定的特点,研究了探雷声纳基阵的三维指向性函数,通过建立声纳三维单波束照射海底模型,仿真计算了基于实际波束指向下声纳波束域海底混响级、目标回波级和海洋环境噪声级,实现了探雷声纳作用距离的有效预报,并重点就波束指向对声纳探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探雷声纳的作战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针对超视距协同空战中的协同网络表现评价问题,在分析影响超视距空战协同效果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满意度概念,构建协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二元语义模型的协同满意度评价方法,最后实例验证了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为有效进行超视距协同空战的训练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针对潜艇纯方位目标跟踪算法存在算法初始化困难、收敛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借鉴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MM)的思想,将EKF实时解算出的滤波增益和满意滤波解算出的稳态增益实时融合并行工作,以求克服滤波初值对滤波器的影响,尽可能地消除线性化误差,最终输出具有更高精度的估计结果。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单站纯方位算法对滤波初值的设置有较大的领域范围,较好地克服了算法对滤波初值的敏感性问题,同时增加了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基于反辐射无人机的时域鉴别技术,提出了一种以小波分析为手段的前沿判别法。将被动雷达导引头使用固定波门对脉冲前沿进行采样所得的信号作小波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判定,当判定采样信号内为单辐射源信号时对其进行测向、测频、跟踪和打击。针对两点源诱偏系统分析表明,在大部分空域中,反辐射无人机总是能首先跟踪诱饵信号。通过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前沿判别法能够有效对抗两点源诱偏系统,并由固定波门得到了有效的判别空域。  相似文献   
25.
为了满足军用集成运算环境对外部操控与显示设备的特殊要求,采用高分辨率视频切换技术、高速差分信号切换芯片与OSD字符叠加技术设计了KVM切换模块,并应用于指火控系统。该模块采用按键分别控制VGA视频与USB键盘、鼠标切换。经模块级、单元级与可靠性考核试验以及在指火控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模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方便了使用人员的操作。  相似文献   
26.
火控系统随动系统动态仿真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军火控系统中的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动系统的类型利用 MATL AB/ SIMU L INK建立了一个随动系统的动态仿真库。该仿真库的建立 ,为对随动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同类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一个软件平台。同时 ,利用它对新提出的一些改进算法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为新型号随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参数众多,通常依赖于人工试凑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好坏过分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经验且效率不高。针对ADRC的参数选取问题,首次利用鱼群算法(AFSA)全局寻优能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结合已有的参数整定经验,提出了一套基于AFSA的ADRC参数整定规则,并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由基于AFSA参数整定规则优化过后的ADRC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提高了设计效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
针对水面舰艇利用软硬杀伤武器抗击近区目标作战使用问题,提出基于毁伤失能和据止等作战效果的软硬武器使用火力决策方法,建立水面舰艇近卫作战软硬武器火力分配模型,通过实例建立模型,并将建立的非线性模型转化成利用匈牙利算法进行解算的指派问题进行模型解算,研究的方法和结果对水面舰艇近卫作战火力分配决策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构建高效的防空反导系统是防空反导作战的基础。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基于无标度网络防空反导系统模型,并将其统计特征同基于WS小世界网络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得出基于无标度网络的防空反导系统有更好鲁棒性和抗毁性,对网络化防空反导系统的构建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两栖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两栖作战对抗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多Agent建模方法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在掌握装备性能参数基础上,以具体作战环境和一定兵力编成为背景进行作战模拟,能够反映武器系统的诸属性在作战全过程的体现和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作战效能的差别,可为两栖装甲装备研制、作战使用及战术训练、战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