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为了对复杂社会网络知识传播性能进行评估,提出了利用复杂网络动力学和知识传播指数相结合的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网络的拓扑特性、个人的知识普及能力和对知识的感兴趣程度,通过网络知识传播指数阈值的大小来衡量网络的知识传播性能.通过仿真发现,知识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对均匀网络平均度值和无标度网络初始传播节点度值的依赖性小,对知识传播指数的依赖性大;在相同条件限制下,无标度社会网络的知识传播性能要高于平均度值相等的均匀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282.
针对现有多拓扑路由在多故障条件下无法有效进行故障恢复的现象,根据免疫理论中抗原与抗体相匹配的原理,提出一种多拓扑路由子层选择算法.该算法以最大限度保护通信业务为目标,将多故障情形与子层相匹配的过程看作抗体与抗原相结合的过程,使子层与故障在一定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相似,并利用人工免疫算法进行寻优,提高了网络抗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网络在多故障条件下的恢复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83.
针对通信网络拓扑可靠性受到多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要度熵的可靠性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介数作为基础重要度指标,依据节点度、距离、最短路径等拓扑特性传播重要度影响,保证了对节点重要度的客观评价。方法选取网络重要度熵为可靠性指标,并通过边收缩将链路重要度转化为节点重要度进行评价,进而计算网络的重要度熵。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84.
为量化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随机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的综合影响,结合概率和区间理论混合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和区间理论混合模型的飞行器级间分离可靠性分析方法。面向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任务需求,建立分离动力学仿真模型,针对级间分离结构的几何特点,设计了一种快速碰撞检测方法,进而构建了分离任务的可靠性分析混合模型。通 过将该模型转化为随机可靠性分析的无约束优化问题,考虑分离过程中复杂外力及力矩导致功能函数高度非线性的特点,利用高效全局优化和主动学习Kriging方法实现无约束优化问题高效求解。结合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描述混合不确定性因素对飞行器分离过程的影响,给出了飞行器分离任务可靠性区间,可为飞行器分离方案的精细化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85.
借鉴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提出机器人生态圈概念。通过使集群机器人进行智能协同与复杂演化,涌现自我维持、自我复制与自我进化等生命特征,实现无人条件下的长期生存、繁衍与进化,并执行特定的任务。针对机器人生态圈典型任务场景的自主任务决策需求,分析不同机器学习任务决策方法的特点,建立机器人生态圈自主任务决策的决策树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分析表明,两种模型的正确率均在80%~90%,且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说明,机器人生态圈自主任务决策问题可以通过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来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为面向无人化场景的任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86.
在考虑军需备件需求和战损件修复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研究了战场上军需备件供应优化问题,建立了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凸函数特性,给出了模型的最优解析解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87.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d classifies middle power na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broad political science definitions, the demand for military expenditures models and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per capita. The latter is used as a simple quantifiable measure of relative and potential military power. The paper also develops and utilizes a threat variable that is applicable to middle power nations. The panel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iddle power nations react to threat variables that proxy global instability utilize foreign aid as a complementary policy tool along with military expenditures, and face significant trade-offs between military and non-military government spending.  相似文献   
288.
Egyp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security of the Middle East as the doorway to Europe and its military expenditure reflects its involvement in the machinations of such an unstable region, showing considerable variation over the last 40?years. Th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case study of the determinants of military spending. This paper specifies and estimates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Egyptian demand for military spending, taking into account important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Both economic and strategic factors are found to play a role in determining military burden/spending, with clear positive effects of lagged military burden, suggesting some sort of institutional inertia, plus negative output and net exports effects. The strategic effect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Israel’s military burden is mostly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though its impact is reduced when the impact of important strategic event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military spending of Egypt’s allies Jordan and Syria generally seems to have had no effect on Egypt’s spending.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over a range of econometric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89.
田成信  张峰  江飞 《国防科技》2014,35(5):103-105
网络战作为一种新的作战形式引入作战领域,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并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研究和重点建设的作战样式。文章从网络战的特点入手,针对网络战对作战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从构建网络体系、研发武器装备、重视人才培养和加强训练演练四个方面阐述了强化军队网络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90.
作为一种软杀伤性的政治攻心战,网络舆论战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和平时期网络舆论战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即舆论传播的隐秘性和受众的广泛性,信息传递的迅速性和受众的自组织性,信息的海量性和受众注意的易转移性。对此,应积极利用互联网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积极参与网上讨论并注意引导网络舆论风向,加强网络舆论战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舆论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