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9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7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在原有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基础上,借鉴直线电机相关理论,设计了一款发卡式填充结构的直线式移相变压器,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结构绕线方式复杂,体积大,不易进行模块化串并联等问题,同时改善了由于模块化连接时,连接处半填充槽引起的一次侧激磁电流密度降低,气隙磁场畸变等问题。简要介绍了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借鉴直线电机以及旋转电机设计方法,提出了半填充槽结构的直线式移相变压器的设计方法;同时采用了发卡式结构消除连接处半填充槽结构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所设计的发卡结构的直线式移相变压器,输出波形较好,气隙磁场畸变较小。 相似文献
442.
443.
返回舱垂直着陆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考虑着陆场地面弹塑性特点的情况下,建立了返回舱垂直着陆过程的弹塑性接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返回舱的着陆过程与地面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关系,在相同的弹性模量下,土壤的极限应力越大,则着陆过载最大值就越大,着陆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就越小,返回舱的\"跳跃\"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444.
圆锥薄壳热应力分析的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圆锥壳的热应力问题,建立了圆锥壳热弹性问题的基本微分方程,运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方法求解了受温度场作用圆锥壳的位移与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解析解与有限元解吻合良好.该方法可以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圆锥壳的热变形和热应力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推广到旋转壳母线形状为曲线的情况. 相似文献
445.
446.
447.
介绍了一种基于奇异提取技术的时域积分方程中奇异积分的处理方法,在奇异提取过程中,电磁波传播的延迟效应对积分的贡献包含在内。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提高自作用和近作用阻抗矩阵元素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48.
为探究泵喷推进型潜艇在电场防护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这两种典型工作形态下的防护效果,采用边界元法建立了此型潜艇的腐蚀相关静电场模型,仿真分析了导流罩和导叶对电场防护与阴极保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推进方式,泵喷推进型潜艇在海水中电场峰峰值降低了约38%,且其仅需约50%的电流值便能达到更优的电场防护效果。此外,不论阴极保护过程中整艇涂层是否完好,泵喷推进装置处的电场峰值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表明泵喷推进装置具有更好的电场隐身性能;然而在对泵喷推进型潜艇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过程中,只能在船身和大轴处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其导流罩内部的叶轮和导叶难以达到保护电位,处于欠保护状态,局部腐蚀防护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449.
450.
对于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如果取悬浮间隙、电磁铁速度以及电流为状态变量进行反馈控制,在实验中控制参数的稳定区间较小,不易寻找控制参数的稳定区间,而且控制参数之间的影响比较严重;采用悬浮间隙、电磁铁速度以及磁通密度作为状态变量进行反馈控制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便于实际的调试工作.仿真结果证明了第二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