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41.
提出了一种利用曲线拟含定量分析暂态振荡信号的方法.该方法给出的暂态振荡信号模型能够反映振荡的幅度和频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该摸型的具体参数的步骤:首先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求出信号的上包络曲线,对其采用指数衰减信号模型来进行拟合以描述信号振荡幅度的变化参数;然后得到信号频率变化部分的正弦形式,利用 Hilbert 变换提取出正弦部分的相位,并采用幂指数信号模型进行拟合以描述信号振荡频率的变化参数.与以往分析暂态振荡信号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对信号进行定量分析.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模型参数,实现过程简单,均方根误差小;对实际信号的分析则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实际暂态振荡信号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42.
军用电站谐波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介绍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谐波测量方法,分析了不同窗函数的特征及其对谐波测量精度的影响,并依据军用电站谐波测量特点采用布莱克曼窗提高测量精度。针对所述测量方法,利用软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实用电站装备进行了对比测量实验,根据仿真和实测数据的误差分析,指出了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543.
高压气吹除时机对潜艇应急吹除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是潜艇水下动力抗沉的重要操纵手段之一。由于在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的过程中,高压气不同吹除时机对潜艇的运动形式和姿态没有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导致在实际的高压气吹除主压载水舱过程中高压气吹除时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严重影响潜艇应急吹除的性能。建立高压气吹除模型,运用计算机对艏部和舯部破损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高压气吹除时机对潜艇能否够成功挽回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4.
为了有效地从风浪背景下检测舰船水压场信号,鉴于舰船水压场信号与海浪水压信号在频谱上的差异,采用求卓越频率下的功率谱的方法对信号进行检测,取窗宽20s,每次计算21个采样点,分别求取海浪水压场的仿真信号及不同波浪级别下海上某目标的水压场实测数据的功率谱进行信号检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5.
分析了MIMO OFDM的系统模型,研究了MIMO 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技术,给出了完整的自适应算法,探讨了自适应MIMO OFDM系统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调制提高了MIMO OFDM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546.
在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中,伪导频的功率决定了该信道估计方法的性能.为了提高OFDM/OQAM系统的信道估计精度,提高频谱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方法.在原有导频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中功率最高的导频结构进行改进,并给出对应的信道估计方法.由于缺乏足够的接收信号先验知识,无法直接对信道进行估计.为了解决这一...  相似文献   
547.
ABSTRACT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generation, the US Navy finds itself in an era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As US naval strategists and defense planners begin to organise materially and conceptually to confront the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level challenges posed by China and Russia, what should they keep in mind? What should frame their thinking? Absorbed with the day-to-day tasks associated with managing how the fleet is being built, operated, and rationalised, these busy officers and civilians seldom can step back and gain some perspective on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relate those to naval purpose. To that en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primer on what to keep in mind and how to think in an era of maritime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