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荣华 《国防科技》2001,22(12):94-95
在当今世界军事学术领域中,人人都知道《战争论》,并认为其著者——克劳塞维茨是资产阶级军事科学唯一的最大权威,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2.
克劳塞维茨,著有兵学“圣经”《战争论》,被后世尊为西方兵圣。他一生跌宕起伏、坎坷不平,既有身为亲王副官的荣耀,也有沦为法军战俘的悲哀;既有投身军事改革浪潮的兴奋,也有政治上长期失意的忧伤。但是,无论身处巅峰还是低谷,他始终如一,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军事理论,从而逐渐形成敏锐的军事眼光和卓越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3.
杜华  李红日  丁慧勇 《国防》2007,(8):69-69
军事变革进程中,后发者励精图治、反败为胜的战例,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 1806年10月,法兰西与普鲁士在奥尔斯特开战.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所向披靡,而被讥为"古董"的普军则败绩连连.  相似文献   
4.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揭示战争本质的重要论述,但战争与政治的范畴则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军事家思想家们已开始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或首要因素看待,但具有直观、朴素的性质;资产阶级军事家思想家们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在克劳塞维茨的时代基本上是零碎和不自觉的,在克劳塞维茨之后褒贬不一;克劳塞维茨首次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并通过这个论断基本正确而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但对政治的理解有偏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批判地汲取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合理成分,改造了这个论断中的政治概念,并对这个论断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发展,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考察战争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伟 《政工学刊》2013,(10):79-79
2012年9月,美国企鹅出版集团推出了由美军前海豹突击队员撰写的《艰难一日——击毙本·拉登亲历记》。阅读后感到,“海王星之矛”行动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美军精细的作战准备、精良的武器装备和精准的体系支撑,然而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这些只不过是刀柄,战斗精神才是真正锐利的刀尖、  相似文献   
6.
虽然这些观察都是基于事实.但却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事实上,正如战略理论“教父”克劳塞维茨所言。实力稍逊一筹的一方能够通过三种方式战胜强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22):59-59
要成名得有厉害“粉丝” 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时代并非显赫人物。1831年,他死于欧洲瘟疫大流行时,《战争论》还不是一部完成的书稿。只是在他夫人的努力之下,书稿才告出版。即便如此,这部巨著在当时也无太大反响,估计看得懂的人不多。半个世纪之后,毛奇指挥的普鲁士军队一举击败欧陆首强法兰西。全世界都想知道毛奇从哪里得到的指挥艺术灵感。这个以博学著称的军事传奇人物只提了3本书:  相似文献   
8.
克劳塞维茨的名著<战争论>曾在西方军事理论界产生深刻影响,在美国军事理论界也受到极大重视.尽管美国一些学者不擅长理性思维,而大多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然而,他们在依据尖端武器和军事高科技探讨核时代的战争、信息时代的战争,包括未来战争的理论时,仍注意阅读克劳塞维茨等军事理论家们的经典著述,并力求从中汲取大量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三、克劳塞维茨论战争与政治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学说 ,不仅是其整个战争理论大厦的支柱 ,而且也是其对军事科学的最重要的贡献。尤其是他通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的著名论断 ,对战争的政治本质作了空前深刻的揭示 ,驱除了长期弥漫于战争和政治之间的层层迷雾 ,使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1 .战争决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克劳塞维茨在其理论巨著《战争论》的开篇就提出了“什么是战争”的问题。在他看来 ,战争的基本要素就是搏斗 ,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也就是说 ,战争就如同两个人搏斗的情况那…  相似文献   
10.
朱泉钢 《环球军事》2014,(24):20-21
孙子将军事训练和演习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七个关键要素之一,克劳塞维茨也强调模拟演练在军事中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军演在一国军队的战略和战术层面,战役和战斗方面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