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一元插值推广到二元矩阵的情形,给出了乘积型分叉连分式的插值公式。  相似文献   
2.
在军事劳动分配领域,究竟是使用军人工资概念还是使用军人薪金概念,以及如何界定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加以规范化使用,不但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立足于此,本文着重对军人工资与军人薪金两个概念的互用、军人工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军人工资的现实使用和军人工资规范化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企业等级工资制存在的问题与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利弊入手,提出工资动态管理的运行方式,继而肯定静态工资,动态管理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可行性,以求搞活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  相似文献   
4.
高军虎  吴焕奇 《国防》2001,(11):13-13
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国防动员数据管理自动化、工作程序规范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提高国防动员的速度和质量,赢得战争的主动权,要求国防动员指挥系统建设应具有"四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军官工资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军官的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军官工资制度改革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分配原则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军人的心理需求。一方面,军官工资要能体现军人的职业特点,以满足军官的公平需要;另一方面,应建立平衡的补偿机制,以满足军官的激励需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人员工资结构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励性强,合理拉开了工资职差,工资增长机制科学合理,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相比之下,军队干部现行工资制度却存在工资总体水平低、集中有余而灵活不足、工资增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改革军队干部工资制度必须按照一个军队干部的工资收入能够保障配偶和一个子女的生活水平略高于社会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目标来确定干部工资总量标准,要合理确定工资参照系,建立多样化的职业津贴,健全工资增长机制,设立总部和大区两级地区性工资调节基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效率工资理论"的论述评价,运用了其中的"怠工模型"解释了"高薪防怠"和"高薪养忠"在军队专业技术干部薪酬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结合部队实际,对军队应用效率工资,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8.
声音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发[2001]3号及其配套文件的有关规定,本期就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行解读。自主择业的条件军龄满20年的师、团、营级职务(含相应职级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军队干部,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审核批准,可以选择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安置地点选择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点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1.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2.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3.夫妻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入伍地安置,也可到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以到留队一  相似文献   
10.
深化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军民融合,应以国家运力为主体、以军队运力为骨干,按照军地一体化的模式组织实施,着力建设军队战略投送骨干力量,充分挖掘国家交通运输潜力,不断完善军民一体的战略投送指挥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