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战术弹道导弹拦截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中研究了对付高超音速目标的导弹中制导系统。首先,说明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简要触及有关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的解法。然后,论述了拦截导弹的发射角与战术弹道导弹的弹道角的关系、生成基准弹道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数据库的构造、可拦截的范围和可防御的区域算法、最佳调节器以及以此为基础提出的修正控制实例。  相似文献   
3.
4.
张天文 《国防科技》2007,(11):80-82
面对防空作战中空袭目标的多元化,特别是巡航导弹和反辐射导弹等空袭兵器对被掩护目标构成的严重威胁,本文在对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功能要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程反导武器系统作战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5.
天基信息支援下区域反导组网作战各系统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关键是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而该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数据链路,这些链路之间又存在着各种约束条件,因此科学合理的对这些链路进行规划是系统实现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并提出了天基信息支援下区域反导组网作战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数据链路的规划模型和一种新的解算方法,为该系统数据链路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首先概要分析了高炮组网战术信息分发系统(AAANTIDS)的定义、功能和作战运用设想,据此,针对高炮在未来防空反导作战中的运用方式,具体从未配备指挥自动化系统情形下高炮群组网作战、配备指挥自动化系统情形下高炮团(旅)组网作战、防空导弹与高炮混编组网作战3个方面分析了AAANTIDS的作战结构,为AAANTIDS进一步的概念建模、研制发展提供了总体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7.
4月11日,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长斋藤隆在莫斯科与俄武装力量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就两国军事问题会谈时表示,在可见的未来,日本没有与美国就反导进行合作的打算,日本不会将自己的反导系统纳入美国的全球反导体系中,日本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俄罗斯的赞赏,俄武装力量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表示,“我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话”。  相似文献   
8.
安太 《环球军事》2008,(23):52-53
最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将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以对抗美国在东欧部署的反导系统。该导弹号称“不可拦截”,被俄媒体视为“向美国展示肌肉的好机会”。不过,据俄罗斯《空军时代》杂志最新披露,这块“肌肉”早在苏联时期就应该展示出来,只因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百般阻挠,才使它几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年曾亲历整个事件的苏联陆军中将瓦西里·科瓦洛夫是这样回忆的……  相似文献   
9.
声音     
《环球军事》2008,(2):5-5
“美方在反导系统部署问题上正在选择单边主义立场。俄美就此进行的谈判非常艰难。俄方经认真评估后认为,美国有关计划的目的不是防范来自伊朗的导弹威胁,而是为了遏制俄罗斯。”——12月2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意在遏制俄罗斯。  相似文献   
10.
本专题要谈的是近几年美国核弹头发展的主要动向,涉及到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维护库存核弹头的安全可靠,美国于1993年开始开展核弹头“库存管理计划”(SSP),以便在不进行核试验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模拟、流体动力学试验、次临界试验和周期性拆除视察等手段,监督和监视库存核弹头的性能。迄今的15年里,该计划有效应用于对核弹头安全可靠性的评估与预测,发现了部分库存弹头型号存在的隐患,并获取了大量的实验和试验数据,加深了对核弹头基础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的计算机模拟工作奠定了基础。SSP计划虽然也出现了经费和技术上的问题,还是得到了美国科学界的积极评价和基本肯定。二是,美国从未放弃研制和发展新型核武器,特别是在2001年推出“新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概念,提出了研发钻地核武器和其他先进核武器特别是“可靠替换弹头”(RRW),以及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核武器综合设施的计划。“可靠替换弹头”增大了核武器设计参数的佘量,即使在设计和加工时出现小的偏差,也能可靠地爆炸;而核武器综合设施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可快速设计、生产、维护和储存核武器。美国认为,“可靠替换弹头”和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核武器综合设施相结合,就能使自己保持最小规模的核武库并有可能避免进行核试验,从而实现核战略转型的目的。三是,在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问题上采取消极态度。布什政府认为,通过《条约》的前一段工作,已达到了主要核国家暂停核试验的目的,并已经能够通过核查技术手段监督和威慑其他国家可能进行的秘密核试验,批约已经没有了现实紧迫性。另一方面,暂时不批约可以为美国研发新型核武器和检验现有弹头的安全可靠性而进行核试验留有佘地和退路。布什政府把恢复核试验的准备时间从前届政府确定的24~36个月缩短为18个月,为一旦需要就迅速恢复核试验做好了准备。以上“三足鼎立”支撑起美国庞大的核武库:“库存管理计划”维护和保障着美国现有核弹头的性能;“可靠替换弹头”被设想为美国未来的核武器;而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同时,自己准备恢复核试验,可谓是机关算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