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武部着眼应急应战需要,狠抓民兵应急分队建设,逐步形成了林区有防火、河道有抗洪、城镇有医疗、闹市有维稳、道路有抢修的编  相似文献   
2.
人武系统聚焦强军目标,必须紧扣战斗力标准,增强融合观念,发挥融合优势,在创新政治工作上彰显作为,为提高应急应战能力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李光放  孙红林 《国防》2012,(12):48-49
随着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日益繁重,加强后勤动员建设、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动员能力,对于推动动员保障力生成模式转变、提高应急应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建立权威高效的后勤动员指挥体制.多样化军事行动后勤动员,涉及军队和地方诸多单位和部门,必须通过建立权威高效的动员指挥机构,对后勤动员工作实施统一指挥和协调.一方面,在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架构内,落实经济动员、交通战备工作机构,重点抓好地市和县级动员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明确任务分工、理顺工作关系,确保动员工作层层落实,逐步建立任务部队提需求、省军区搞协调、地方政府抓落实的后勤动员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后备力量建设需要整合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和资源,按照平战结合、军地兼容的原则,把民兵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三个文明建  相似文献   
5.
马渊 《国防》2011,(9):31
众所周知,国防动员与政府的危机应对动员(应急动员)存在许多相通之处:一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内容。无论是政府应急动员,还是国防动员,其核心都是在非常状态下,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应战或平时危机应对的  相似文献   
6.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重要职责,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和军事训练转型发展,民兵训练理念滞后、方法单一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军联合作战能力形成和提高的短板,迫切需要探索创新以任务需求为牵引、以实战能力为核心、以精确管理为目的、适应民兵战斗力发展的训练战略管理模式,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7.
建立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机制,利用国防动员功能为国家平时应急服务,是实现国防动员平战结合的具体举措,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国防动员实践经验的总结。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机制,是以国家战时需求为牵引,着眼平时应急需要,在现行国防动员系统基础上,建立的组织严密、指挥高效、反应快速、功能多样的“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国防动员机制。根据我国国防动员建设的实际,当前建立国防动员平时应急机制必须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进行责权明晰的法律定位。要在即将出台的《国防动员法》、《紧急状态法》中明确国防动员的应急职能,从法律上赋予国防动…  相似文献   
8.
民兵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必须始终牢记强军目标,在发挥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作用的同时,按照能打胜仗要求,自觉献身强军实践,不断提高战时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勇  邱家房 《中国民兵》2013,(12):F0003-F0003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人武部坚持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与建强用好应急队伍紧密结合起来,着眼平时应急和战时应战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史俊朝 《国防》2013,(2):58-59
城市人防工程体系配套率是衡量城市人防工程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城市人民防空应战应急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基数大,以往人防工程建设关注较多的是工程总量和人均占有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