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据《简氏国际海军》2009年3月报道,尽管印度在2006年向俄罗斯订购的第二批3艘“塔尔瓦”级护卫舰的建造出现了一些问题,印度仍在和俄罗斯进行谈判购买第三批“塔尔瓦”级护卫舰。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战争除战场作战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战场——停战谈判。中朝方在停战谈判这一战场上与美方进行了激烈的博弈,并与战场上的胜利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迫使美方最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是战场形势、国际国内因素、战争性质、战略文化、军事打击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双方战略博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19):27-29
近日,针对伊核问题日趋白热化的倾向,伊核问题专家、美旧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学者、伊朗核谈判前发言人侯赛因·穆萨维恩(HosseinMousavian)在美国《今日军控》(ArmsControlToday)杂志(2012年7/8月刊)上发表了题为《伊朗核争端:根源与现有选项》(TheIranianNuclearDispute:OriginsandCurrentOptions)的文章,穆萨维恩剖析了伊朗核问题的历史由来,总结了近期伊核会谈的具体情况,并对伊核问题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总统近日表示,伊朗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发出核弹。随着伊核谈判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美伊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日趋增加。美国极有可能发动或卷入对伊战争。战争的后果会是什么呢?除了战争,还有别的选项吗?  相似文献   
6.
1 95 2年 1 1月 ,艾森豪威尔在选举中获胜 ,当选为美国第 3 4届总统。为了兑现在竞选中发出的“尽快地和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的承诺 ,艾森豪威尔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恢复和推动了朝鲜停战谈判。 1 95 3年 3月 5日 ,斯大林逝世。苏联政府随即改变了对朝鲜停战谈判的态度 ,促使中方在战俘问题上让步 ,双方最终达成停战协议。美苏首脑的更迭对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停战的实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的装备采办最优合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成为贯穿装备采办全过程的核心问题。文章认为,军品合同的不完全性更为显著,且不完全合同是装备采办的最佳选择。为此,要结合装备采办市场的特殊性,在军方主导的视角下,基于斯坦克尔伯格博弈设计装备采办最优合同。同时,交易双方可通过重新谈判,有效防止合同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他,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他的晚年,却始终笔耕在创作这片勇敢的田地。赵勇田,总参政治部原文化部副部长,离休后,先后创作了《小八路日记》、《板门店谈判》、《百名将帅访谈录》、《名将孙胡子》等21部约500万字的作品。那500万字里,不仅有一位老人的热情,更有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把有价值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9.
朝鲜停战谈判历时两年之久,其间几经波折,斗争过程历尽艰辛.周恩来在领导这场谈判过程中,以维护朝中方的根本利益为原则立场,以达成协议,早日实现朝鲜半岛和平为目的,在撤军问题、军事分界线问题和战俘的安排问题等几个关键问题上,既作了坚持原则立场的斗争,又适时做出必要让步,最终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胜利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谈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从抗日大局出发 ,经过艰苦的努力 ,终于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红军改编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既坚持原则的坚定性 ,又注意策略的灵活性 ,没有因为红军改编、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削弱以致脱离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的坚强领导 ,为坚持持久抗战 ,打败日本侵略者 ,夺取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