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19日,张政委一行赴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参观学习。他们首先听取了该院张东水政委关于学院历史及砺剑文化的介绍,并观看了《砺剑文化》专题片与《学院历史》纪录片。  相似文献   
2.
一部船政学堂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开放史。人们如是评价船政学堂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的确,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所学校,能够如此地影响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兴衰荣辱发生着如此紧密而多重的联系。值甲申马江海战130周年、甲午海战120周年纪念之际,  相似文献   
3.
这也能叫床?那只是在地上搭了几块木板,木板上垫了一层牛粪,牛粪之上铺着秸草。那一夜,他就睡在这张"床"上。夜深了,他久久不能安睡。这并不是因为地铺简陋,也不是因为寒气浓重。他想到的是,这里地处深山,自然条件恶劣,走出几百米,就到了边境线,而兵团职工就常年守在这里,放牧生产,巡逻执勤。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境界支撑?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体现?他努力想找到答案。下牧区、入连队、进农家、住冬窝子、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愿用短短数十分钟的时间,领略建国后无数有名的、无名的军工人奉献终身的故事,回味那些时光、那些感动,就请与我们一起走进纪录片——《军工记忆》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了电视纪录片《温州人》,众多温州人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你们经济发展得这么快,到底有什么秘诀?"他们都会告诉你:温州人都有"四千两板"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道出千言万语、想全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能受别人不能受的罪。正是靠着这"四千两板"精神,他们创造了经济的神话。这"四千两板"精神对部队安全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走遍千山万水,安全排查不留死角。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力量     
邸士荣  杨峰  宋晓军 《国防》2010,(6):78-79
教育,对国家兴衰乃至国防力量的消长究竟意味着什么?曾一度热播的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义务,而国家必须为其公民提供受教育机会。”普鲁士的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德国统一前,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然而,在19世纪初期,普鲁士几乎遭到亡国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7.
于晓明 《环球军事》2013,(16):60-62
常说作品不够好,是因为距离不够近。英国记者为了拍摄战争纪录片,就踏上不同寻常的阿富汗之旅。从踏上那片土地的第一天起,一切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们受到了直升机攻击,赶上了塔利班内斗,最后还与苏军士兵一起结伴而逃。尽管历经生死,“零距离”亲历战争,但好在成就了一部精彩的战争纪录片,足以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相似文献   
8.
关宝丁  杨峰 《国防》2013,(2):77-78
二O一二年十二月四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军事教育家刘伯承元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当年,陈毅元帅盛赞刘伯承是“论兵新孙吴”,媒体赞美刘伯承是“一代名将”,如今,新老军史迷尊称刘帅是“巨擘战神”。  相似文献   
9.
为传承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国防科工局组织、拍摄、制作的6集大型口述体文献纪录片《军工记忆》.1月11日及14日-18日22:38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栏目播出,引发巨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9月份,塞北的早晚已经有很深的凉意了。在呼和浩特市市郊二十公里一个叫南地的村子里,几位老人正在场办剧场的走廊上拉开架势,一板一眼地演唱着京剧《红灯记》。拉二胡的老人半闭着眼睛,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一顿一挫,"李铁梅"吐字清晰,铿锵有力,在他们的周围一群小娃娃来回追逐、嬉戏。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倾泻在他们的身上,镜头里他们的周身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像发黄的老照片,温馨、暖人。眼前的乡土景色,很难与铁马金戈联系在一起。1965年,四五千人开赴大漠,研制中国的固体导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刚从学校毕业不久,二十岁出头。固体导弹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