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利青 《军事史林》2014,(12):24-29
出兵远东,闪击日军——华西列夫斯基成为日本关东军的掘墓人 1945年4月底,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莫斯科,斯大林当面提出要他指挥远东苏军对日作战。以往,他的经历对远东、对日本、对日本军队很少涉及。这之前,华西列夫斯基对日军的理解,只是概念的、字面上的。苏军中,除了朱可夫在哈拉哈河有过大败日本关东军的经历,还有更早的、在大清洗中已被处死的布留赫尔元帅,可以说是红军中知名的远东战将。布留赫尔、朱可夫的远东战绩,深为日本人所惧惮。而华西列夫斯基完全是远东的新面孔、日本关东军的新对手。  相似文献   
2.
吕志英 《军事史林》2007,(12):23-30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说:“没有1937年,就可能没有1941年。”这是在俄罗斯乃至国际史学界颇有影响的一个观点。众多研究人员苦苦寻觅着1937年“图哈切夫斯基案件”与1941德国入侵苏联及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内在联系。 从1937年6月12日图哈切夫斯基等8名将领以“叛国、间谍罪”惨遭枪决至今已经整整70年。该案件获得平反也几近半个世纪。但这个人称二战前苏军的最大悲剧的成因,却始终仁智互见并存在未解之谜。当站在情报制高点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给予战略思考和现代观照的时候,不难看出:这场由纳粹老牌间谍们炮制,在最高当局之间进行的战略情报战,不仅是人的命运层面上振聋发聩的人生教科书,而且是信息化战争和政权建设中永远不该忽视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3.
史常伟 《军事史林》2007,(12):63-64
2006年是苏军上尉维克多·别连科驾驶米格-25P战机叛逃日本30周年。一些俄罗斯媒体以《暗淡的红星》为题对该事件的幕后秘闻进行了广泛报道,在两国民间再度激发了研究那段“跨越铁幕”历史的热情。本文讲述的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相似文献   
4.
5.
1946年1月,中国地矿专家张莘夫等人在东北同苏军洽谈煤矿接收时,被不明身份的人杀害,再加上这时苏、美、英三国正式披露了于一年前秘密签订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由此在中国引发了一场以维护国家主权为主题的声势浩大的反苏护权运动。这场运动以青年学生的大游行为主体,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短时间内遍及大半个中国。运动的直接影响,是迫使当时的国民政府通过外交努力加速苏联撤军东北。  相似文献   
6.
高凯  张旭 《军事历史》2009,(6):40-44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展开了学苏军活动。这次学苏军活动,经历了全面学习、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以及确立“以我为主”方针等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学习、借鉴苏军经验,人民解放军技战术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AK47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轻武器,几乎是有战争的地方就能看到AK47。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一群人手里拿着一支AK步枪,身上带着几个弹匣,就冲向战场。那么作为苏联制式步兵武器的AK47步枪,苏军士兵身上除了一支枪外,还有些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面长188厘米,宽82厘米,上面镶有五星、镰刀、锤子的红旗,这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就是这面旗轵在60多年前,由苏军士兵挂在了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主楼顶上。那么,在当时紧张的战斗中,苏军的红旗是从哪来的呢?原来,早在苏军攻打柏林半月前,苏军就特制好了代表胜利的旗帜。故事还要从苏军攻打柏林前说起。  相似文献   
9.
郭华 《环球军事》2011,(2):56-58
死魔室是二战期间苏军反间谍的重要机构,这一名称来源于“让间谍去死”的俄文音译,也称为除奸部,是苏维埃红军反间谍机构的延续。1917年12月苏维埃成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建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特别处。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在苏联和日本军队之间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以苏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但不为人知的是日军在这次战役中使用了“雇佣军”。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批雇佣军竞来自当时的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