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晓光  肖飞 《环球军事》2009,(12):48-50
今年初,美国海军同诺斯罗普一格鲁曼造船集团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签订了一份价值3.74亿美元的航母建造合同,该合同主要用于进行第2艘福特级航母CVN79的先期建造工程,预计该舰的全面建造将于2012年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会涌动世界,中国船舶馆让上海世博会更精彩。7月6日,围绕中国船舶馆的设计建造、船舶工业的未来发展等问题,记者有幸采访了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副馆长、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龚汉明。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10,(3):80-80
2009年,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造船完工14艘,首次突破70万吨大关,达到71.6万吨;完成造船产值54.2亿元,同比增长11.5%;接获13艘新船订单,包括1艘12缆物探船、12艘3.5万吨散货船;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7%;全年共完成销售收入52.47亿元,同比增长2.7%;  相似文献   
4.
<正>一、先进制造技术是决定船舶建造模式的关键因素造船模式的发展是随着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成组技术、系统工程、工业工程等人类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建造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建造模式,向精益造船、绿色造船方向发展。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诸国的造船企业,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和应用先进造船技术。多数船厂都已建立了以成组技术为指导的现代造船模式,实现了船体、舾装、涂装一体化造船。现代造船模式的形成,除应用成组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作为建模的主要核心技术外,还需有  相似文献   
5.
环球军事     
《环球军事》2012,(13):49-49
俄新驱逐舰将具反导弹能力 6月22日,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总经理罗曼·特洛钦科表示,将于2016年开工建造具有反导弹防御能力的驱逐舰。  相似文献   
6.
《现代舰船》2012,(5):58
1920年6月3日,上海码头,一艘船体庞大的"官府"(Mandarin)号运输舰缓缓地滑向黄浦江水面。这是江南造船所历史上惊天一瞥,因为它开创了中国造船史上制造万吨巨轮的光荣!近十年之前,孙中山离开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由袁世凯当上了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走向海洋的雄心在"十年海军发展规划"中显示无遗。1912-  相似文献   
7.
山东抓住世界船舶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推进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和国际化船舶配套体系,大力培植发展船舶产业链群,为建设海洋强省提供重要装备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近日,国防科工委先后发布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这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在杂志第9期和第10期上分别刊发对这三个专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转变造船模式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认识现代造船模式及"转模"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进入国际船舶市场 以来,就发现中国的造船模式还是沿用50年代的船体建造、 船台散装、码头舾装、全船涂装的传统造船方式,生产效 率低。从此开始,中国船舶工业开始学习日本造船企业的 生产设计,到1995年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转换造船模式(以 下简称"转模"),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促进了中国造船 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前夕,国防科工委组织了包括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在内的近十家媒体,实地采访了沪东中华、外高桥、江南、中远川崎、大连造船重工、大连新船重工六家重点造船企业。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的一个缩影。本刊记者将这些企业改革发展、自主创新的经验报道出来,供广大军工企事业单位参考借鉴。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各国之冠。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中国船舶工业正积极探索,开拓拼搏,自主创新,向世界先进造船行列挺进。——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