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美国《航空和航天技术周刊》2014年11月24日报道,虽然无人机通常被看成是载人机的补充并最终会取代某些载人机,但是将来更有可能的是无人机和载人机会成为彼此密不可分的搭档,这是美国军方的2项研究公告所描绘的景象。其中的一个公告设想了载人的轰炸机和运输机成为飞行航母,发射和回收小型无人机来扩展作战范围;而另一项则设想以铺天盖地的一次性使用无人机群突破敌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防御系统,使得数量不多的隐身飞机能够对敌人发起攻击。两项研究公  相似文献   
2.
为了估算红外探测系统对某型隐身飞机的作用距离,首先构建该型飞机的简化模型,计算了飞机蒙皮、发动机尾喷口和尾焰等主要红外辐射源的中波红外辐射,然后在考虑辐射的大气衰减的基础上,推导出红外系统对点源目标的作用距离方程,并通过逐步逼近法求解该方程,最后通过算例求出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探测方向下的作用距离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外探测系统探测隐身飞机时,能见度越高,其探测距离越远,并在尾追方向的探测距离大于迎头方向。  相似文献   
3.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SR-71隐身高空侦察机、B-1B隐身战略轰炸机、B-2隐身战略轰炸机和F-117A隐身战斗机等隐身飞机异军突起,大刮“隐身旋风”。众所周知,目前飞机隐身的主要途径是缩影变形,加涂特种材料,抑制热量,减弱信号,降低光特征,消匿噪声,消磁和等离子体隐身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相控阵雷达、无源雷达、超视距雷达、双多基地雷达等新体制雷达技术的日趋成熟,雷达与飞机之间“猫抓老鼠”的游戏重新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5.
6.
宋连平 《国防科技》2001,22(10):12-13
美军的F-117隐身飞机在几次战争中大显身手而威名大振。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许。美国F-117A隐身攻击机“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了巴拿马城西120千米处的巴拿马空军机场。被西方军在巴尔干半岛的南联盟折戟沉沙,打破了隐身飞机不可攻击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美军自20世纪60年代初成功地将经过隐身处理的高空高速侦察机SR-71投入战场以来,一直在致力于对隐身飞机的研究和运用。先后成功地研制了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B-2隐身战略轰炸机等,并于1989年底在入侵巴拿马战争中首次使用了F-117A;在海湾战争中F-117A出尽了风头,42架F-117A共出动近1300架次,仅占多国部队空军固定冀飞机出动架次的2%,却打击了约40%的战略目标;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又首次将B-2隐  相似文献   
8.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便开始了把隐身技术应用于作战飞机的尝试。为减小雷达发现距离,曾在U-2高空侦察机和P-2V低空侦察机的表面使用了吸波涂层;为降低敌方红外制导导弹的自动寻的效果,60年代曾在武装直升机上采  相似文献   
9.
飞机隐身技术及其雷达对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表明,隐身飞机已成为雷达防空系统的主要威胁之一,给雷达的生存和探测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隐身飞机的发展情况、雷达隐身机理和作战特点,阐述了它对作战样式和防御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讨论对隐身飞机进行雷达对抗存在的困难和可能性,并从研发新式反隐身雷达、利用新技术改进现有雷达和运用战略战术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雷达反隐身能力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0.
F—117A 隐身战斗机是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技术航空兵器之一,它以其优良的隐身和作战性能赢得声誉。本文扼要介绍该机对隐身采用的各种措施及其电光火控系统应用,以期对此新机有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