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模糊理论,建立一种信号检测的模糊模型,并实际运用于连续波多普勒测速雷达目标速度的提取,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车辆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确定出系统反馈控制的设计目标。基于对[1]中状态协方差配置控制理论的推广,文中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具体方法,并举例说明该设计方法具有直接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红外图像序列运动小目标检测的预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如何检测复杂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运动小目标展开讨论,提出了用空间高通滤波方法改善图像质量,达到抑制背景噪声,增强小目标的效果,随后用似然比检测理论进行目标的初步分离,接着采用邻域判决的方法实现运动目标的进一步分离,最后用图像流分析法进行目标的最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小目标甚至是点目标的运动进行可靠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带有辅助摆臂的智能搜救机器人自动规划构型以实现自主越障的难题,提出一种能够适应复杂地面形状的搜救机器人越障构型规划新方法,其核心是一种高适应性、高效率的机器人姿态预测算法。通过将地形表示为离散的点集,建立了搜救机器人的单侧姿态预测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快速求解该问题的算法,每秒可预测1 000~1 500个姿态。基于此,设计了机器人越障过程中状态、动作的评价指标,运用动态规划算法与滚动优化思想构建了具有优化能力的、能够实时运行的构型规划器。仿真与实物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机器人自主调整构型穿越复杂地形,且相较强化学习算法和人工操作具有更平稳的越障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加信号增强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利用随机共振检测微弱周期信号的基本原理基础上,给出一种通过外加可控信号激励出随机共振现象,并将之应用于微弱信号检测的方法。采用仿真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归一化尺度变换,将该方法的适用频率扩展到机械系统特征信号频段。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能把信噪比较低的周期信号从强背景噪声中提取出来,在机械故障检测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和基线解精度,提出适用于北斗的相对定位随机模型建模策略,即混合随机建模策略。采用最小二乘方差分量估计方法对北斗单差观测量方差进行估计。对处于不同高度的三轨道卫星观测量方差分别建模: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观测量方差采用载噪比模型建模,对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地球轨道卫星观测量方差均采用仰角模型建模。根据不同模型实时组建观测量的随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采用传统简化模型和单一的仰角或载噪比模型,混合随机模型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不同卫星观测量的随机噪声特性,模糊度解算成功率和相对定位精度均有提高,总体性能最优,因而能更好地适用于北斗系统。  相似文献   
7.
Considering a supply chain with a supplier subject to yield uncertainty selling to a retailer facing stochastic demand, we find that commonly studied classical coordination contracts fail to coordinate both the supplier's production and the retailer's procurement decisions and achieve efficient performance. First, we study the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partnership. We find that a consignment VMI partnership coupled with a production cost subsidy achieves perfect coordination and a win‐win outcome; it is simple to implement and arbitrarily allocates total channel profit. The production cost subsidy optimally chosen through Nash bargaining analysis depends on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the supplier and the retailer. Further, motivated by the practice that sometimes the retailer and the supplier can arrange a “late order,” we also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an advance‐purchase discount (APD) contract. We find that an APD with a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can efficiently coordinate the supply chain as well as achieve flexible profit allocation. Finally, we explore which coordination contract works better for the supplier vs. the retailer. It is interesting to observe that Nash bargaining solutions for the two coordination contracts are equivalent. We further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these contracts.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3: 305–319, 2016  相似文献   
8.
In networks, there are often more than one sources of capacity. The capacities can be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owned by the decision maker.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of sources, we identify the permanent capacity, spot market capacity, and contract capacity. We use a scenario tree to model the uncertainty, and build a multi‐stage stochastic integer program that can incorporate multiple sources and multiple types of capacities in a general network. We propose two solution methodologies for the problem. Firstly, we design an asymptotically convergent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Secondly, we design a cutting plane algorithm based on Benders decomposition to find tight bounds for the problem.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superb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compared with commercial software.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3: 600–614, 2017  相似文献   
9.
雷达侦察主要通过无源侦察接收设备对空域中敌方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检测,若要实现对敌辐射源信号的截获,基本条件就是敌雷达信号能量能够达到雷达信号侦收设备的截获灵敏度。然而现代战场中,电磁环境复杂多变,敌雷达信号往往被干扰信号、噪声等掩盖,导致侦收设备漏警概率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雷达信号截获判断的方法,增大了截获信号的输出信噪比,解决了由于噪声过大掩盖的雷达信号的侦收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雷达告警接收机的前端截获部分,大大降低了截获系统的漏警概率,保证了整个截获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往返搜索是一种最常见的搜索样式,其搜索效能与搜索宽度、发现距离、搜索速度、突破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建立往返搜索行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得到耕耘数据,进而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往返搜索发现概率的经验公式。应用经验公式并结合声纳探测模型,对多搜索艇分段封锁搜索案例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