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吉林省军区第一干休所,我们见到了号称长征路上红小鬼的老红军唐克新。他昂首挺胸、步履稳健,充满了军人的气质。这就是我要采访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在他的家中,他向我讲述了他和他所在的七连长征途中一段艰苦卓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2.
陈云与长征     
张军贤 《国防》2006,(4):69-71
陈云是我们党老资格的领导人。在长征中,陈云参加了遵义会议,代表党中央传达遵义会议精神,为实现党的历史转折做了积极努力。后来,他又奉命退出长征,从川西秘密回上海,并远赴苏联汇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情况,成为最早记述和宣传长征的人。在红五军团  相似文献   
103.
许述 《政工学刊》2006,(12):6-7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认为,长征是考验中国男女战士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长征的胜利是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是与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分不开的。根据特殊环境,健全相应的组织形式健全组织系统,发挥其在战斗精神培育中的组织保证作用。长征中,红军合理调配团以上各级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尤其是充实了营、连政治主官,并且政工人员一有伤亡就及时调配补充,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培育战斗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长征初期,…  相似文献   
104.
在反映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的众多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24集电视连续剧《长征》艺术特色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结构缜密,气势宏伟”;“事理结合,发人深思”;“音画并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05.
李志新 《国防》2006,(8):83-85
1976年,对于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接连不断的苦难已经将中国人的神经折磨得有些麻木了。因此,这年7月13日南京《新华日报》在第三版右下角登出的一条消息,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条消息全文如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张闻天同志,因长期患心脏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一日在江苏无锡病故。张闻天同志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终年七十六岁。”197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隆重追悼这位三年前去世的伟人。追悼会由陈云主持,邓小平致悼词。邓小平高度评价“张闻天同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6.
莫俊鹏 《国防》2006,(11):79-82
毛泽东重回领导岗位历史的车轮碾过无数寂静的岁月,在1935年初定格在贵州北部一座名叫遵义的小城。于是,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因为一群人的到来,因为一些事的发生,从此名扬天下,名垂青史。1935年元月9日,随着中共中央及其率领的红军队伍进入城中,整个遵义城便笼罩在一片紧张、兴奋、期待、不安的气氛中。一场正确与谬误、胜利与失败的大决战就要展开了。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大战来临之前,为了清算“左”倾军事路线,毛泽东显得格外忙碌。那些天,他早起晚归,很少睡觉,时常伏案疾书。毛泽东先找了张闻天,说服他执笔写一个报告。然后,又走进…  相似文献   
107.
长征以其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震惊了世界,在人类战争史上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在70多年前那支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的红色队伍中,有为数甚少的几名外国人。这些外国人中,除了大家较为熟悉的李德(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洪水(越南人,越南名字阮山)、毕士悌(朝鲜人,原名金勋)、武亭(朝鲜人)之外,还有一位被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称为“不寻常的观察员”的传教士鲁道夫·阿尔弗雷德·博萨哈特·比亚吉特(Rudolf AlfredBosshard Piaget)。博萨哈特1897年出生于英国的曼彻斯特。他自少年时代便对…  相似文献   
108.
新世纪新阶段,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加强军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要晓之以理,唱响主旋律;明之以史,弘扬优良传统;践之以行,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9.
论长征的准备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934年 1 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关于长征的准备问题 ,说法不一。本文认为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前 ,在军事、物资、组织等方面做了一些准备 ,决不是“仓促转移”。但同时由于在准备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 ,因此准备工作又是很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10.
大家还都记得那个“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壮丽时刻。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一声“点火”的号令,“长征”3号甲将中国人的奔月之梦变为现实——“嫦娥”1号卫星顺利升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继“两弹一星”和载入航天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