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学习长征历史,系统总结长征经验,深入挖掘长征精神内涵,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2.
魏庆 《国防科技》2006,(9):86-88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相似文献   
33.
<正>问: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运载火箭的总体情况。答: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之所以是名牌火箭,就是可靠性高,发射的成功率很高,在世界上,不管是欧盟、日本、印度还是美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任务就由长征三号丙火箭来完成,这一次是长征三号丙火箭第5次飞行。长征三号丙火箭和长征三号甲的区别在于运载能力不一样,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基本上搭3吨以下的卫  相似文献   
34.
徐世强 《军事史林》2010,(12):10-17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关系到长征的成败,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然而,能不能建立新的根据地,并不完全取决于党和红军的主观意愿,而要取决于敌我双方力量上的较量。  相似文献   
35.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自信的来源。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家的内涵:温暖、美好、宁静、惬意;人在家里,可以纵情地唱,放肆地笑,痛快地说,开心地乐。因为我们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为我们血脉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因为我们坚守在保家卫国的哨位。我们虽是远离父母的游子,我们同样把家装在心中:俺爹俺妈俺的亲人们,那一幕幕亲情的诉说,成了我们的期待。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你的喜与乐、分担你的忧与愁,《亲情家园》与大家见面了。诚邀每一位军人和军人亲属将你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情感世界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投稿给我们,让《解放军生活》的油墨清香把你曾经感人的一页永远珍藏。我们相信,一个个家庭圆满了美丽了,这个世界肯定也会变得圆满美丽!  相似文献   
36.
红军长征发生在中国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前夜。长征胜利将北上抗日的战略意图变为现实,加快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完成红军向抗日前线的战略集结,准备了开展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基干力量;使陕甘苏区得以巩固和扩大,创造了红军直接对日作战稳固可靠的战略后方;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推动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没有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尔后国内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37.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党领导红军自觉用奋斗与牺牲担当民族道义和正义,点燃和照亮民族复兴的希望;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使中华民族赶上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党领导红军长征及其胜利铸就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精神支点。  相似文献   
38.
8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是一次战略大转移: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抗日救国的民族夙愿;是一次组织大调整: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是一次政治大考验:中国共产党重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原则;是一次灵魂大洗礼:中国共产党培育了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是一次军事大智慧:中国共产党展示了对敌作战的高超艺术,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39.
年轻的天空     
从四川省会成都驱车600余公里,穿过一道荒凉的大山和干枯的河流,便会看到时隐时现于10公里狭长山谷中的三线工厂——长征机械厂。 在这个随山势逶迤而建的工厂里,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从处室到车间,从工程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全厂1000余名团员、青年的言行中,熠熠闪射出豪迈的誓言:振兴航天,人生能有几回搏。  相似文献   
40.
湘江血战,尽显英雄本色。陈树湘率领红34师完成掩护任务后,被敌截断去路,孤军奋战18天,战至弹尽粮绝,除少数红军官兵侥幸突围外,其他指战员都壮烈牺牲。笔者是土生土长的道县人,有幸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对陈树湘当年转战、牺牲的经过,有初浅的了解。不久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