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70年前,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万古流芳,内涵丰富。而团结精神则是其深刻内涵之一。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高举团结的旗帜,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得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各路红军之间和红军同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万众一心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光耀千秋的辉煌篇章。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并进而传承长征中的团结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党的旗帜下的紧密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必备前提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72.
中共中央率领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后,无论是党的瓦窑堡会议还是洛川会议,张闻天都有多方面的理论贡献,学界对此有较多论述。但对张闻天在1937年洛川会议前后关于持久抗战战略的思考,学界关注较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3.
看过老电影《翠岗红旗》的人都会对影片所描述的红军长征后留下坚持斗争的人们充满敬意,也会对影片中的大恶霸地主、“铲共团”团长“萧镇魁”深刻印象,而他的原型之一就是井冈山地区臭名昭著的反共刽子手萧家璧,也是毛泽东早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遇到的拦路恶狗,他不仅疯狂地与红色政权为敌,而且在红军撤离井冈山后又对红军伤病员和当地民众进行血腥屠杀,成为血债累累的“萧屠夫”。  相似文献   
74.
唐立 《东北后备军》2006,(10):15-15
我们采访最后一位老红军叫石廷杰。提起长征那段历史,老人泪流满面。边讲边不停地自责自己。他说,长征胜利七十年了,我内疚了七十年,在长征的路上,我没有兑现向一位小红军母亲许下的承诺。  相似文献   
75.
陈平 《兵团建设》2006,(12):52-53
70年前,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陕北,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伟大胜利。历史长河飞溅着一朵小小的浪花——血与火的战斗中,有一位少年红军,他的名字叫郜晋英……  相似文献   
76.
所谓“转兵”,是从战略层面而言的,指改变了之前的战略方向和计划,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和计划,而且部队根据新的战略方向和计划展开了行动。以此观之,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一直保持“西进”的进军状态,并在通道会议前已明确了“入黔”的进军路线。通道会议决定“继续西进”,并未改变红军的进军方向,更没有放弃与红2、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不宜称“通道转兵”。通道会议后中央红军仍是按照先西进然后北上会合红2、6军团来部署,于是林彪、聂荣臻于1934年12月16日提出了向贵州甚至川南进行大范围机动的“重新布置”建议。随后召开的黎平会议,综合分析李德、毛泽东、林彪、聂荣臻等人的主张,经过激烈争论,最终放弃与红2、6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确定了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正式形成决议,所谓“转兵”问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77.
在电视剧《长征》中有这样一段场景:1934年10月16日至18日的傍晚时分,江西省于都河畔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的率领下,8.6万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周恩来站在浮桥上,面对前来道别的于都乡亲,充满深情地说:"苏区人民真好,于都人民真亲!"如今,于都县县长兼国动委主任唐庆敏,继承和发扬苏区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8.
2010年4月,驻滇某部防化团为援助地方抗旱,出动3500余名官兵,79台专业车辆,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小路,为居住在云南省禄劝县2000米以上的彝族、僳僳族、苗族村寨送水180多吨,极大地缓减了当地人民的缺水之苦。这是记者随行捕捉的镜头。  相似文献   
79.
黄维真  何荷 《国防》2016,(10):8-12
8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它开辟了抗日战争的前进阵地,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形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影响了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走向;以其为理想信念奉献牺牲、挑战生命极限的悲壮之举,创造了超越社会意识形态而为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0.
周宝砚  李东松 《国防》2016,(10):13-16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特有的品质,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无畏的革命信念、严格的纪律以及挺身而出的担当品质.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适逢习主席作出建设"四铁部队"和"四铁军委"的战略部署.本文通过对该书记述人物和事件的梳理,探究红军的"四铁军人"形象和"四铁精神"红色基因,希冀对现实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