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知战”思想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毛泽东肯定并吸收了孙武“知战”思想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毛泽东军事思想创新性地发展了《孙子兵法》“知战”思想。  相似文献   
42.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认真研究毛泽东国防科技思想的发展,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军事战略思维研究目前刚处于起步的阶段 ,加强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研究无疑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军事战略思维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时代条件、毛泽东的丰富军事战略实践、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中外传统战略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产生的科学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
郭化若作为毛泽东的军事高参 ,长期在毛泽东身边襄赞军机 ,协助指挥作战 ,他始终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 ,同时也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从古兵法古战例研究、战略战术、军事辩证法、军事教育等四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郭化若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5.
学术界已经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多仅限于哲学、政治、军事、文艺等领域,而对其有关企业管理的思想却鲜有研究,只是散见于他的经济思想方面的著述中。本文整理了毛泽东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观点、思想,并从管理的角度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6.
高炜 《国防》2016,(9):39-42
我军与美军在军事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当前我军联合文化建设不能效仿美军通过对原有军事文化的破立建设新的联合文化的做法.本文从中美两军物态文化的发展程度、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军种文化的对立程度三个方面着手,论证我军应注重对原有军事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7.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曾在延安民众大会的讲演中十分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确实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令人羡慕,使人向往。  相似文献   
48.
徐昕 《政工学刊》2010,(8):66-67
我生过半,虽不稂不莠,但所读之书却不算少。近日,再次仔细翻阅《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这是我平生所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至少读过10遍了)。对毛主席那种严以自律,不徇私情,“公交以公交论,私交以私交论”的做法,真切由衷地感到景仰和钦佩!  相似文献   
4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政治上、外交上明确提出并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同时,在军事上,不仅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不同的战略对象、战争样式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及时调整这一军事战略方针,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50.
近读《军事历史》2009年第6期刊登的毛泽东与钱学森就反导问题的谈话,我想在此补充一点情况,供后人研究参考。 一、此次谈话,是毛泽东约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3位科学家到中南海他的卧室谈的,时间是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至3点,约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