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281.
金属粉末激光熔覆成形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移动激光热源作用下熔覆温度场的数值分析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得到不同工艺参数下熔覆过程中基体的温度等值线分布图,并分析了扫描速度和送粉率对温度场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激光熔覆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2.
在建立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InSb(PV)型探测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近似解析解的形式计算了圆柱形InSb靶板的二维温度场。通过数值分析得出了在激光辐照时,InSb(PV)型探测器的温升与时间的关系,并计算出相应的损伤阈值。研究表明:在高斯型重复脉冲激光辐照下,损伤阈值受到脉冲数目、宽度、重复频率以及脉冲激光光斑半径的影响,InSb(PV)型探测器会发生熔融损伤,发生于迎光面的光斑中心。对于一定厚度胶层的InSb(PV)型探测器,只有强度大于一定阈值时重复脉冲激光的辐照才可能发生熔融损伤,越薄的胶层对应的损伤阈值越大。为了增加InSb(PV)型探测器的激光对抗能力,应该减小胶层厚度。  相似文献   
283.
随着现代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增强了反潜能力和反潜兵器,而远离海岸航行于大洋和大海中的潜艇,特别对潜于水下300~400m的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要使其不间断地接受指挥中心的火力控制和通信信息,有效地对敌方实施攻击,或者安全地隐蔽于水下。因此,对潜通信的先进性、隐蔽性将显得特别突出。文章以超长波和极长波岸对潜通信存在的缺点为前提,主要论述光通信系统和中微子通信系统等新型对潜通信体制的发展动向问题。  相似文献   
284.
本文针对敌大量使用的有线、激光和红外制导武器的特点,提出了6个方面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85.
军用光纤陀螺的发展、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光纤陀螺是军用光纤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能测量高电压、电磁、水下声响、核反应光辐射以及化学反应等难于测量的环境对象,且传输损耗低,不需考虑测量仪器与被测对象的相对位置。因而在近、中程导弹制导、飞机、舰艇、潜艇、反潜武器以及卫星和宇宙飞船中得以广泛应用。主要论述光纤陀螺的原理、发展、关键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6.
287.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在考虑将大功率激光器用于对导弹的防御。有迹象表明,这种技术将会进一步成熟,在2010年左右可能可以使用。 总的看来,激光器在许多方面优于以火炮和导弹为基础的近程武器系统。包括几乎为光速的瞬时反应;快速的再攻击;大容量可更换弹药库;视距精度;精确的瞄准以及单发的高成本有效性。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各种问题——热模糊现象、大气衰减、波束聚焦、动力产生、设备重量以及体积——一直影响着激光器的使用。但是,这项技术仍有很好的前景,关于制造可部署的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288.
研究了带紧扰动的增生和单调算子的特征值问题,所得结果补充和改进了Guan和Kartsatos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289.
激光有源干扰技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激光有源欺骗式干扰、激光有源抑制式干扰、激光致盲式干扰和激光摧毁式干扰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90.
本文运用SEA方法,结合地形量化,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对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评估,并编制仿真软件,为科学评估激光末制导炮弹武器系统效能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