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669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1074篇
  2004年   772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徐有芳 《国防》2002,(9):4-5
国防维系民族安危。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是中华民族的宏伟事业,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国的国防建没中,地方各级领导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选登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文章,既反映了作者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理论思考,也反映了他们对国防建设的关切之情。  相似文献   
182.
杨迪铣 《国防》2002,(12):22-25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城市民兵工作改革,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总体部署,积极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和发展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3.
靳文雅 《国防》2002,(5):20-21
这张照片是去年寒假的时候,在家里拍的。正像照片上那样,一家三口,三地分居终于团聚了。可是,我还得在孩子难得的  相似文献   
184.
田成平 《国防》2002,(2):6-7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国防动员建设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开创国防动员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5.
方程 《国防》2002,(2):47-49
此次在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美军为控制战场主动权,不惜动用了从太空到地面、从军用到民用的全方位情报侦察资源,仅各类侦察机就出动40余架,约占飞机总投入量的9%,比海湾战争(4.8%)和科索沃战争(8.3%)都高。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尚处于完善阶段的“全球鹰”高空持久无人侦察机也匆忙登台亮相,在首轮空中打击前5小时,便完成了对阿富汗境内所有军事要地的侦察作业,使美军50枚巡航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186.
历代文献关于士兵的记载多偏重于制度方面,对于士兵婚姻及家庭状况的记述几近空白.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内容加以梳理.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今天制定有关士兵如何兼顾安心服役与享受正常的社会生活两者关系的政策,以达到巩固军心、稳定基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7.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阿卡迪亚"的首脑会议,决定设立中国战区,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同时,美国陆军部为了帮助蒋介石指挥作战,决定委派美第3军团司令史迪威来中国,出任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并组织指挥了缅甸作战.在此期间,我任史迪威的联络参谋,亲历了缅甸作战先败后胜的历史过程.在此,我把这段尘封的往事内幕披露出来,以作为对这段历史的补遗.  相似文献   
188.
189.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对美国这次遭袭,应该问三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恰恰是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遭袭?为什么这类袭击能够得逞?如何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这类袭击?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可以得出三个重要的相互联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